俄罗斯风格建筑对东北边贸城市文化的影响

俄罗斯风格建筑对东北边贸城市文化的影响

ID:22506142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俄罗斯风格建筑对东北边贸城市文化的影响_第1页
俄罗斯风格建筑对东北边贸城市文化的影响_第2页
俄罗斯风格建筑对东北边贸城市文化的影响_第3页
俄罗斯风格建筑对东北边贸城市文化的影响_第4页
俄罗斯风格建筑对东北边贸城市文化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俄罗斯风格建筑对东北边贸城市文化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俄罗斯风格建筑对东北边贸城市文化的影响:从中东铁路的修建到现在,大约100年的时间里,东北边贸城市的建筑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的发展变化,绥芬河的俄罗斯风格建筑从带有强烈强植性建筑到50代的主动建设,再到现代的俄式建筑林立,市民的文化意识与城市文化也在逐渐的发生着变化。本文通过研究绥芬河俄罗斯风格建筑来分析建筑对东北边贸城市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绥芬河;俄罗斯风格建筑;城市文化    城市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是城市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它能反映出城市特有的文化特征。在建筑体现城市文化的特征的同

2、时,建筑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特色,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的地域性特色主要通过城市建筑来反映出彼此城市间的区别不同,建筑把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特征汇集到城市建筑中,呈现给人们不同的城市形象,并影响现代城市的文化与居民的审美和价值观。  绥芬河的建筑形式之所以是俄罗斯建筑风格有其地理因素,主要原因是绥芬河市是边贸城市,城市文化受俄罗斯文化影响。  绥芬河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早在唐朝称为“率宾水”,经历了金、明、到清代始称“绥芬河”,绥芬,为“率宾”“恤品”“速频”的音转,满语,意为“锥子”,因婉蜒穿行

3、于老爷岭的丛山密林之间,颇似锥子而得名,绥芬河市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目前中国通往日本海的最大陆路贸易口岸,绥芬河是东北铁路主干线滨绥线和国家二级公路301国道的起点,有铁路和公路与俄罗斯相通。绥芬河距俄罗斯对应口岸波格拉尼奇内16公里,距俄远东最大的港口城市海参崴210公里,距俄远东自由经济区纳霍德卡270公里。通过绥芬河口岸,经由俄罗斯海参嵗、纳霍德卡等海港,陆海联远货物可直达日本、韩国、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1988年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通贸兴边试验区。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  再

4、有绥芬河的建筑形式呈现俄罗斯风格有其历史因素,它的城市建设史应从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开始,“中东铁路”北至满洲里,南至大连,东至绥芬河的三条铁路交汇于哈尔滨,1897年,中东铁路开工,绥芬河地区划为铁路附属地。由于铁路的修建,绥芬河成为了铁路附属地城市。它是俄帝国主义在中国侵占铁路附属地,为经济侵略或是军事占领为目的的建设的新兴城市,形成具有异国建筑特色的近代城市,俄国人火车站附近开辟为建设用地,绥芬河地区由此集中建设了大量的俄式建筑,包括火车站及其附属设施、职工住房、教堂和俄国人开设的商铺。  我们在了解

5、了绥芬河的历史后,就会发现绥芬河作为东北边贸城市,城市文化带有典型的文化涵化过程,并且通过建筑形式来体现其城市文化。  在文化学上有个概念谓之“涵化”。涵化就是“文化传播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现象,当两种异质文化接触时,因其所依存的社会、人文、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条件的差异,两种文化都不能维持其原有的文化形态,从而出现主客体文化相互接受对方的文化特质,使两种文化逐渐接近的趋势,这一过程可称之涵化。完整的涵化过程应包括传播、融合与更新三个阶段。”体现在绥芬河建筑上就是西方建筑文化在中国的克隆、传播与变异。  俄国殖民者进入中国

6、,也将俄罗斯的建筑样式和俄罗斯文化一同带到中国,这些建筑在移植的过程中发生变化,融汇了当地的建筑文化,形成了新的建筑形式,特别在十月革命后。大量白俄难民进入中国北方,作为铁路附属地城市的绥芬河为此新建了一批宗教建筑,以东正教建筑居多。这些建筑保留下来的有协达亚,尼古拉东正教堂,俗称喇嘛台。在绥芬河铁路工程开工后,车站附近建设的木结构教堂,后来被火焚毁,1913年在车站正东约200米处建成砖结构协达亚,尼古拉教堂。  还有绥芬河教堂旧址,木结构教堂,1908年被火焚毁。建成砖结构协达亚,尼古拉教堂,现被改为基督教福音堂。

7、  另外,建于本世纪初的绥芬河市的铁路火车站候车室,属俄罗斯风格建筑。长约40米。西通铁路站台,东门临街,南北二层楼。候车室为钢铁拱粱,室内宽敞空阔,多饰几何浮雕,候车室西侧正中门上有阳文汉字“绥芬河”,下面是俄文“鲍库拉尼奇那亚”。  还有大白楼建于1913年,为二层圈楼,门窗处注重雕饰,修建中东铁路时期,为俄国铁路员工宿舍,建于1910年前后,该楼早期为沙俄领事馆,后为苏联领事馆。解放后先后为绥芬河军政委员会办公楼、中共绥芬河市委办公楼,现为绥芬河邮政局办公楼。  人头楼,砖结构,位于通天路南段与迎新街交汇处西南侧

8、,1914年建成。楼顶檐下雕有“人头面孔”浮雕,因而得名。原为俄人赤查果夫茶庄,存贮、检验出口茶叶。沦陷时期为日本领事馆,解放后先后为驻军营房、东宁县政府办公楼。  沙俄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东北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当地表现为“西方进入——东方抵抗”。东北的建筑呈殖民样式建筑,在文化上表现强植性,作为边疆城市,一直以来是以移民的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