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495897
大小:2.70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0-29
《从村落到国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 華夏世界的形成 27第一章華夏世界的形成從村落到國家四、商朝的國家組織與文化五、青銅文化的歷史意義一、新石器時代的文化特徵二、自然環境與早期聚落三、城市與古代國家的形成1.重要特徵:農業、畜牧、磨製石器、陶器以及定居聚落等。2.中國文化起源:今日學者大致都同意中國早期文化是呈 分區 發展的狀態。3.文化代表類型: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及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一)新石器時代的文化特徵半坡遺址模型 新石器時代重要遺址分布圖第一章 華夏世界的形成 271.自然環境與文明發展:早期農村聚落多位在近河支流或湖泊台地、丘陵。2.早期聚落的出現: 新石器
2、 時代早期已經出現聚落。(二)自然環境與早期聚落1.城市出現與古代國家的建立:新石器時代晚期城市的出現與古代國家的形成,關係十分密切。2.中國古代國家的形成:堯、舜禪讓,屬部落聯盟共主時期,政府組織日趨完整,古代國家已漸具雛形。3.夏朝傳說與夏文化探索:夏朝統治地區大致在河南西部及山西南部,二里頭文化被視為探討夏文化的重要線索。(三)城市與古代國家的形成 夏代都城位置圖 商代疆域圖1.商朝的國家組織:中央政權機構日趨完善、軍事指揮系統建立、王位繼承制度確立、以祖先崇拜、占卜,鞏固神權統治。2.商朝的都城與文化:河南省安陽市郊小屯村挖出掘
3、商朝後期王都遺址。甲骨文、已知用「閏」,記日用「干支」、社會階級大致可分為上、下兩層。(四)商朝的國家 組織與文化(1)禮器是統治者用來展示統治權威的工具。(2)統治者擁有青銅所做的祭器,象徵具備了溝通天地的能力。(3)可以製作殺傷力較大的兵器,常刻有精緻的紋飾。(五)青銅文化的 歷史意義1.年代:龍山文化時期,黃河流域已經出現。2.意義一、單選題第一章 華夏世界的形成 27(A)1.一份考古發掘報告說:「最令人震驚的發現是一個如真人尺寸大小的銅像,他有一張瘦削的臉,臉上有巨大的眼睛;另外還有41個大小不一的青銅銅像,其中有一些還戴著黃金面具。其宗教活動和商朝以及周
4、朝初期的情況判然有別」。根據這份考古報告,學者可以做怎樣的合理推測?(A)古代中國文明的多元性 (B)銅像製作技術較商周高(C)宗教儀式始於周朝後期 (D)證明夏朝文明曾經存在【98.學測】(1.題幹提及的文化應為四川的三星堆文化之特徵,其在時間上約與商周同期,但從「其宗教活動和商朝以及周朝初期的情況判然有別」,顯示出古代 中國文化多 元與分區發 展的現象)(A)2.人類為了適應環境,往往因地制宜,發展出具有
5、地方特色的物質文化。以中國新石器時代的考古發現為例,下列哪一敘述可以說明上述觀察?(A)南方居室多「干欄式」建築,北方多「半穴居式」建築(B)南方農具多鍛造製成的鐵器,北方多範鑄而成的青銅器(C)南方住民多移徙逐水草而居,北方常深掘溝池、築城邑(D)南方墓葬多為磚造墓室結構,北方多為豎穴土坑木棺槨【96.指考】(3.中國在八千年前已出現了聚居的村落,經過一段時期的發展,村落也發展成數百人聚居的大農莊。隨著農業的發展,糧食的供應逐漸充足,人口也逐漸增加,結果部落與部落之間為爭奪資源與生存的空間,衝突日益激烈,戰爭成為常有的事。各部落在面對戰爭的威脅時,為保護本身生命和
6、財產的安全,開始在聚落四周興建城牆作為防禦,已漸具有城市雛形)(C)3.學者指出:某種現象的出現,反映出社會分工的發展,貧富差距逐漸顯著,統治機構也逐漸確立,最足以作為判斷歷史進入文明階段的指標。這種現象是指:(A)文字的運用(B)宗教的普及(C)城市的誕生(D)陶器的發明【94.指考】(B)4.文化的傳承有因襲,也有損益,即使歷經百世,其因襲損益仍有脈絡可循。殷商文化距今已逾三千年,但在當代華人社會中,仍可見其傳承脈絡,其中最顯著的是下列何者?(A)婚喪禮俗 (B)干支紀時 (C)甲骨占卜 (D)宗法制度【94.學測】(5.新石器時代大型房舍的功能,可作為公
7、共集會、食物收藏的中心。後因聚落間互動頻繁,小型屋舍日益增多,可見私有財產制已逐漸 形成)(D)5.目前發現的中國新石器農業遺址,時間較早者,聚落內除了某個大型房舍外,鮮少其他類型的建築遺址。但是,時間愈晚的遺址,除了該類大型房舍外,在大型房舍四周分散著數量不等的小型建築;而且愈到後來,這種小型建築的數量越多。關於此一變化,以下說明何者最為適當?(A)族長權威的萎縮 (B)族長權威的擴張(C)財產公有制強化 (D)私有財產制萌芽【93.指考】第一章 華夏世界的形成 27(A)6.某個石器時期遺址出土以下遺物:堆積如山的獸骨、許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