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

ID:22488872

大小:1.17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8-10-20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_第1页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_第2页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_第3页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_第4页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神经内二科刘玲概述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问题,在成人中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者在10-15%,且呈慢性化病程,近半数严重失眠者可持续10年以上。失眠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诱发交通事故等意外而危及个人及公共安全,对个体和社会都带来严重的负担。定义失眠症是以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征的睡眠障碍。可孤立存在,或者与精神疾病、躯体疾病或药物滥用共病,可伴随多种觉醒时功能损害。分类慢性失眠症:病程≥3个月,频度≥3次/周短期失眠症其他类型失眠症:

2、仅在不能满足慢性失眠症或短期失眠症的情况下诊断,需慎重诊断流行病学现患率:采用相对严格的标准,2003年在北京市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中,普通成人失眠症患病率为9.2%。2006年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成人有失眠症状者高达57%。自然病程:成人失眠持续率为30%-60%,提示失眠的病程具有持续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失眠具有一定自然缓解性,病程呈现波动性。危险因素年龄:为失眠的显著危险因素。性别:女性患病风险为男性的1.4倍。既往史:曾经存在失眠发作的人群再次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5.4倍。遗传因素:有家族史人群的新发病率是无家

3、族史人群的3倍。应激及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是新发失眠的危险因素,也是失眠得以慢性化的维持因素。个性特征:神经质、内化性、焦虑特性、完美主义。对环境的失眠反应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病理机制和假说过度觉醒假说:该假说认为失眠是一种过度觉醒。这种过度觉醒横跨24小时的日周期。3P假说:3P指易感因素、促发因素、维持因素。该假说认为失眠的发生和维持是由3P因素累计超过了发病阈值所致。临床评估临床大体评估:1、主诉:就诊希望解决的睡眠问题。核心信息包括失眠的具体特点、日间症状及其基本表现和持续时间。2、睡前状况:3、睡眠-觉醒节律

4、:4、夜间症状:5、日间活动和功能:6、其他病史:7、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精神检查:8、家族史。主观测评:睡眠日记;量表评估客观测评:1、多导睡眠图;2、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3、体动记录检查。并非失眠的常规检查。合并其他睡眠疾病、诊断不明、顽固而难治性的失眠、有暴力行为时应考虑这些辅助方法。诊断标准慢性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如下,且标准A-F都必须满足:A.患者报告或者患者照顾者观察到患者存在下列1条或以上: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比期望的起床时间醒来早;在适当的时间点不肯上床睡觉;没有照顾者干预难以入睡。B.患者存在下列

5、与夜间睡眠困难相关的1条或以上:疲劳或萎靡不振;注意力、专注力或记忆力下降;社交、家庭、职业或学业等功能损害;情绪不稳或易激惹;日间瞌睡;行为问题;动力、精力或工作主动性下降;易犯错或易出事故;对自己的睡眠质量非常关切或不满意。诊断标准C.这些睡眠/觉醒主诉不能完全由不合适的睡眠机会或环境解释。D.这些睡眠困难和相关的日间症状至少每周出现3次。E.这些睡眠困难和相关的日间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F.这些睡眠困难和相关的日间症状不能被其他的睡眠障碍更好地解释。短期失眠症的诊断标准与慢性失眠症类似,但病程少于3个月,且没有频率

6、的要求。诊断流程鉴别诊断失眠可以作为独立疾病存在(失眠症),也可以与其他疾病共同存在(共病性失眠症)或是其他疾病的症状之一。需要区别单纯性失眠症、共病性失眠症或失眠症状。睡眠障碍:评估流程见下页躯体疾病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或药物鉴别诊断治疗适应症:慢性失眠症:需要进行规范性治疗。短期失眠症:往往可以找到相关的诱发因素,去除诱因可以使部分患者睡眠恢复正常,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会转为慢性失眠症。对于短期失眠症患者需要积极进行治疗。治疗总体目标:增加有效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改善失眠相关性日间损害;减少或防止短期失眠症向慢性失

7、眠症转化;减少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工兵的风险。具体目标:去除诱发因素可使部分患者睡眠恢复正常;改善睡眠后达到的具体指标,如总睡眠时间>6小时、睡眠效率>80-85%、睡眠潜伏期<30分钟、入睡后觉醒时间<30分钟、降低觉醒次数或者减轻其他失眠症状;在床与睡眠之间建立积极和明确的联系;改善失眠相关性日间损害,如精力下降、注意或学习困难、疲劳或躯体症状、情绪失调等;改善与失眠相关的心理行为学问题;避免药物干预带来的负面影响。治疗持续性评估:每月1次临床症状评估每6个月或旧病复发时,需对患者进行全面性评估在进行一种

8、治疗方法或联合治疗方法无效时,应考虑更换其他心理行为疗法/药物疗法或联合疗法,同时应注意重新进行病因筛查及其他共存疾病的评估。终止治疗6个月后需要重新进行评估,因为这是失眠症状复发的高危时期。治疗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综合治疗心理治疗睡眠卫生: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认知治疗:帮助患者认识到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