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何典》对典故的消解看其反叛精神

从《何典》对典故的消解看其反叛精神

ID:22485237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9

从《何典》对典故的消解看其反叛精神_第1页
从《何典》对典故的消解看其反叛精神_第2页
从《何典》对典故的消解看其反叛精神_第3页
从《何典》对典故的消解看其反叛精神_第4页
从《何典》对典故的消解看其反叛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何典》对典故的消解看其反叛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何典》对典故的消解看其反叛精神:本文从我国文学作品用典的传统说起,探究用典的深层意义和文化内涵,然后通过实例来分析《何典》对典故的消解,并进而从《何典》对典故的消解切入到《何典》对传统文化的反叛的层面。  关键词:《何典》;典故;消解;反叛  :I06:A:1005-5312(2011)32-0005-02    《何典》是一部颇受争议的小说,自诞生以来人们对它褒贬不一。笔者认为,虽然单纯从艺术成就来看,它并不是一部经典著作,但是它的重要性在于,它推翻了历经两千多年的传统。因为它走极端,所以必然会有许多不尽合理的地方遭人诟病,但同时因为它走极端,才能产生对传统最大的冲击力。《何典》,从

2、题目也可以看出,它是一部为反对用典而量身定做的小说,我们不仅应该看到《何典》的反对用典的表象,更应该关注它反对用典背后更深层的意义。下面,我们就从用典这一传统及其历史内涵谈起。  一、用典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使用典故是我国古代文人的习惯,它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尊圣崇经,是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儒家思想取得统治地位以后,孔子就成了圣人,孔子的言行演化为典故被后世频频引用。而先秦经典《诗经》和《离骚》更是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其诗句、意象被频频化用。在这种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下,我国古代文人具有浓厚的崇古意识,文学作品中的用典正是这种崇古意识的折射和反映。尚古、尊古的观念已经

3、深入古代文人的灵魂,用典就是这种精神的直观显现。  另一方面,从民族性格来看,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都是处于农业社会,我们知道,农业生产是注重经验的。长者对于天气变化的判断、对于耕收时令的把握,在农业生产中产生了关键性的作用,而这种能力都是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这是年轻人无论如何都无法比肩的,所以有句俗语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道理就在于此。在这种生产环境下,要求年轻人要尊重长者,崇敬祖先。因此,在中国,认为越老的东西越好是有其深层的民族性格原因的。从这来看,我们如此执着于在文学作品中用典似乎就从我们自身民族性格——崇敬祖先这里找到了支撑。  二、清朝用典的情况  从

4、我国文学发展历史来看,用典从先秦发轫,经过汉魏晋时期的发展,在南北朝时期达到高潮,至唐朝日趋成熟,到宋代就进入了用典的雕琢期,元明清则出现了守成和解脱两种趋势。  因为《何典》产生于清朝,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明清时期文学作品中用典的情况。从诗文来看,文人们执着于守成,他们作诗为文仍然固执于“无一字无来历”的主张。虽然有人批评当时的这种“填书塞典”的风气,但大多数人仍然在钻研如何在诗文中更好的用典。从小说戏曲来看,用典已经从士大夫的典雅走向通俗,尤其是古白话小说,把一些过于典雅的典故都淘汰了,普遍开始使用已经广泛流传在口语中的通俗典故,而且新的白话的戏曲小说又为小说家们提供了新的典故,出现了用

5、典的新趋向。  《何典》就是用典解脱趋势的代表,它不仅淘汰了典雅的典故,它走得更远,全文充斥着方言俚语,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的反叛。其实,我们在前面努力挖掘用典的深层意蕴和历史根源,无非是为《何典》对典故的突破的重大意义找依据。也就是说,用典这一文化现象的历史渊源越深、传统力量越强,那么《何典》的突破传统的意义越重大。  三、《何典》对典故的消解  (一)命名“何典”  分明不屑于用典故,却偏偏取名何典,仿佛是在向那些绞尽脑汁用典故填塞文学作品的人们示威,向他们询问自己的作品“出于何典”。书名发问“出于何典”,书的内容描绘了鬼世界、运用的语言是俗字秽语,这就很明确地给出了答案“不典”。而且

6、,在通篇结束时,用一首诗作了最好的结语:“文章自古无凭据,花样重新做出来”,这意思不是已经很明白了吗。显然,题目取为“何典”,是对用典故填塞作品的行为的最好的讽刺,也是对封建文人盲目的崇古、尚古意识的强烈的批判。  (二)诗词中摒弃典故  古代的章回小说每回前,往往以“诗曰”、“词曰”开头,用一首诗或词来介绍一回的主要内容或基本情感,也常常在行文叙述中插入诗词等韵文,有的在结尾时也用上诗词。而这些诗词,都是小说家们施展自己用典功夫的地方。《何典》的索性不在行文叙述中插入诗词,就更谈不上什么用典不用典了。而另一方面,《何典》的又基本上承袭了每回前以“词曰”开头的写作模式,但是在典故运用上却捣

7、起了鬼。他在第一回一开篇的词中就写到:“不会谈天说地,不喜咬文嚼字,一味臭喷蛆,且向人前捣鬼。放屁放屁,真正岂有此理!”他不但写词不用典故,居然还说自己“一味臭喷蛆”,全部用的大白话,一点雅致全无,这分明是在给那些顽固的卫道者们打预防针,希望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开篇词已是这种状况,全文可见一斑,看后莫要咬牙切齿。而其他九回之前的九首开篇词也是因袭开篇词的风格,语言俚俗直白,放荡不羁。写词尚且能写得如此村俗粗鄙,更何况小说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