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

ID:22481360

大小:220.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29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_第1页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_第2页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_第3页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_第4页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吉林财经大学朱丽娟、杨雪娇、徐莹莹目录摘要3Abstract4引言5一、文献综述5(一)国外城镇化水平相关研究5(二)我国城镇化水平相关研究6二、我国城镇化及城市发展现状8(一)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8(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8四、建立因子模型10(一)指标体系的建立101.指标选取原则102.建立指标体系11(二)模型的建立及分析过程131、模型检验133、分析因子载荷矩阵154、得出因子模型175、聚类分析18四、结论及建议20参考文献22摘要本文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从经济水平、生活水平、地域城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等四个方面建立全国31个省

2、的城镇化水平评价体系,建立截面数据模型,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然后进行聚类分析,分析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差异。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城镇化因子分析AbstractInthispaper,thedevelopmentofChina'surbanizationlevel,whichbasedoneconomiclevels,livingstandards,levelofurbanizationandgeographicextentofthefouraspectsofcivilizationtoestablishthecountry's31provinces,urbanizationle

3、velevaluationsystem,theestablishmentofcross-sectionaldatamodel,firstused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andclusteranalysis,analysisofthecountry's31provinces,differencesinthelevelofurbanization.Keywords: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factoranalysisofurbanization1.引言众所周知,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快城镇化

4、,全面繁荣农村经济,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再次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目标是,到2050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迅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城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中国的城镇化明显地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的滞后阻碍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进一步转移,固化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限制了农村市场的扩大,抑制了总需求的扩张,从而很大程度

5、上制约了城镇化的推进。目前,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推进城镇化,需要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工程的建设将拉动投资需求,扩大就业需求,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一、文献综述(一)国外城镇化水平相关研究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结果,也是和工业化过程相伴并互动的结果。从客观意义上讲,由于地区之间在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之间的差别使得一些具有优势的地区取得先行发展,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口和产业,促进了大中城市的产生。“增长极”这一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由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首次提出来的,它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是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佩鲁认为经济

6、增长不是在每个地区都以同样的速度进行,相反,在一定的时期,增长的势头往往集中在某些主导经济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1957年,缪尔达尔(GunnarMyrdal)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又称“循环累积论”。他认为,地理上的二元经济产生的原因在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性,这种差距的存在是因为存在“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劳动力、资金、技术、资源等受到要素收益差异而发生的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经济发展初期,各地区的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和利润都是大致相等的,且生产要素可自由流

7、动。此时,如果某些地区由于外部因素的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使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和利润等产生差距,这种差距的产生会进而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使发展快的地区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地区发展更慢,从而逐渐增大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形成地区性的二元经济结构。(二)我国城镇化水平相关研究孙中和(2001)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动力因素发生了本质变化,城市化发展的动力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农村工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