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连.格雷的画像》与《驴皮记》的互文性初探

《道连.格雷的画像》与《驴皮记》的互文性初探

ID:22476107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9

《道连.格雷的画像》与《驴皮记》的互文性初探_第1页
《道连.格雷的画像》与《驴皮记》的互文性初探_第2页
《道连.格雷的画像》与《驴皮记》的互文性初探_第3页
《道连.格雷的画像》与《驴皮记》的互文性初探_第4页
《道连.格雷的画像》与《驴皮记》的互文性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连.格雷的画像》与《驴皮记》的互文性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道连.格雷的画像》与《驴皮记》的互文性初探摘要:本文通过引入互文性概念,将《道连·格雷的画像》与《驴皮记》两部作品放入互文性这样一个大概念之下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关注在“互文性”之中的双重焦点问题,并带入作品中进行分析阐释,简单总结出两部作品所共同塑造的“浮士德形象”的经典永恒性。  关键词:《通连·格雷的画像》《驴皮记》互文性    《道连·格雷的画像》是十九世纪末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唯一的长篇小说。全书围绕主人公神秘的画像展开,描写了一位纯真美少年被罪恶引诱,一步步堕落乃至毁

2、灭的传奇故事。而这样的写作框架似乎和十九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的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的一部长篇小说《驴皮记》中的整体布局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是对于西方古老的民间故事《浮士德》的相关内容进行的改编,《浮士德》最初是关于一个德国巫师或星相家与魔鬼打赌,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魔鬼,以换取知识和权力的故事,这是关于浮士德故事的最初情节与框架。王尔德将其改写成唯美主义的小说代表作《道连·格雷的画像》,而巴尔扎克则在他的现实主义代表作《人间喜剧》的哲学研究篇中转化为长篇小说《驴皮记

3、》。  下面是两部作品的整体框架列表:      可以说,这两个文本是在同一世纪之中对于浮士德原篇的文本的迁移与重构,即对于同一题材、主题进行不同阶段、历史的阐发,通过一纸契约将主人公、诱导者和宝物三者相连,反映了一种时代历史的需要与当时文化心态的转变。  从上面的简单列表中可以看出,这是两部出现在同一个世纪之中的作品,出版相差了60年。回顾十九世纪初和十九世纪末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巴尔扎克在写《驴皮记》的时候是处于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的时期,当时的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这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

4、结构形态巨变的时期,人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时代的变迁所带来在文学上的影响是对于现实的揭露与解剖。而到了十九世纪末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欧洲各国社会矛盾加剧,人心浮动,欧洲处于大变动的前夜,这是一个“世纪末”的骚动时期。在这样的一个现实之中,作家都产生了一种幻灭感和危机感,萌发了一种苦闷、彷徨、悲观、颓废的心理,表现出艺术自卫的不安情绪。无论是在资本主义的确立初期,还是处于“世纪末”的矛盾加剧时期,两位作家都在反映这样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在资本主义阶段所不可避免的灵与肉的矛盾

5、与冲突。区别于以往神话世界里的魔鬼,两部作品都将其引入现实世界的残酷之中,它是活生生的、存在的。两位主人公都是矛盾冲突中的牺牲品,都是“堕落的浮士德”。浮士德的追求原本是被赋予了一种净化、赎罪、得救的积极意义,而在本文所探讨的两部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是一个被腐化、堕落和毁灭的形象。对于这样一种完全相反的寓意转变,所表现出来的也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驴皮记》所描绘的是一个“被堕落的浮士德”,这样所探讨的重心就落到了“被堕落”之上,这是一个有因有果的阴谋与圈套。围绕着作品的主人公,都选择了一个类似于金

6、三角的组合,即善良的主人公、不怀好意的诱导者、神秘的宝物。对于《驴皮记》中的主人公拉法埃尔来说,引领其道德堕落的初始即与拉斯蒂涅和福多拉的相识,自此,他沉湎于难以置信的放纵之中。而最终完成其堕落的关键在于那张神秘的驴皮,它能够帮助拉法埃尔满足他所有的一切欲望。然而,所有的欲望最终都会落空,因为以生命为代价的结果最终只能是毁灭。巴尔扎克在此所展现的是一种寄生关系,个人寄生在巨大财富之上,必然会对自己的生存加以限制,这是一个被迫选择与放弃的过程。在此,所要揭露的是作为当时统治形式的资本主义本身,有着明显

7、的政治倾向性。而在《道连·格雷的画像》中则是一个在“堕落中挣扎的浮士德”。同样的处于金三角的构架之中,所不同的是在这里,王尔德所要凸显的是主人公本身在不断地选择之中的挣扎、冲突与痛苦。为了留住青春的美丽,道连选择了与魔鬼进行了灵与肉的交易,并且在亨利勋爵的蛊惑之下发展到把恶当作实现所谓美感享受的一种方式,残忍地杀害了美的创造者画家霍尔沃德。王尔德用艺术的手法把体现道连道德中恶的方面转移到画像之中,通过道连于挣扎之中结束其真实罪恶的肉体还原了原本美丽的画像,从而达到了灵与肉之间的和谐统一。可以说,这是

8、一种理想主义圆梦式的结局,在艺术的象牙塔里与丑恶现实相抗衡,并持续挣扎与斗争着。  同一个世纪,两个不同流派的不同作家都选择了同样一个原型进行不同程度和寓意上的改编,同样在这样一个浮士德的难题上打转,对于这一点而言,套入上文所说的互文性理论双重焦点的第一个方面,说明前文本本身的重要性问题,即这是一个经得起岁月洗刷的原型经典,有着人类生存之中所共通的东西,你和现代之间都有着能够引起共鸣的东西存在。“浮士德难题”所反映出来的是人性中共通的诱惑与被诱惑。总有能够诱惑你的东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