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说文gt;同文》口部字辨析

《lt;说文gt;同文》口部字辨析

ID:22475924

大小: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9

《lt;说文gt;同文》口部字辨析_第1页
《lt;说文gt;同文》口部字辨析_第2页
《lt;说文gt;同文》口部字辨析_第3页
《lt;说文gt;同文》口部字辨析_第4页
《lt;说文gt;同文》口部字辨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lt;说文gt;同文》口部字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lt;说文gt;同文》口部字辨析摘要:黄侃先生的《〈说文〉同文》运用音义统一的方法,对《说文解字》各部的同源字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本文以王力先生所定的声韵标准,运用“音义统一”的方法对《〈说文〉同文》中口部字的声纽和韵部进行分析,以辨释其同源关系。  关键词:《〈说文〉同文》口部同源字    一、关于《〈说文〉同文》及其性质  《〈说文〉同文》出自黄侃先生笺识、黄焯先生编次的《说文笺识四种》一书,是《说文笺识四种》中的一种。这是黄侃先生在大徐本《说文》上的批注,由他的侄子黄焯先生整理而成。《〈说文

2、〉同文》分为上、下两部分,由“某同某某”、“某与某同”及类似的批语汇编而成,如“诰同告、谕”、“具同共、扛又同弄”。《〈说文〉同文》是用“音义统一”的方法联系同出一源的字,按照音义关系及相关程度为标准可分为“音同义同”、“音近义同”、“音近义近”几种情况。如:“警同儆”,《说文》:“警,戒也。”又:“儆,戒也。”段注:“儆与警音义同。”《尚书·大禹谟》:“帝曰:‘来禹,降水儆予。’”传:“儆,戒也。”“警、儆”都在见纽、青韵,是双声叠韵关系,二字属音同义同。再如“茁同出”,《说文》:“茁,草初生出

3、地貌。”又,“出,进也。”《战国策·齐策》:“无所出其计矣。”高诱注:“出,犹生也。”“茁、出”都有“出生”这一义素,且“茁、出”精、透邻纽,无韵,二字音近义近。  由于黄侃先生是随文而批,并未整理成书,并且他只言其同,未言其所以同,因此关于《〈说文〉同文》的性质并没有明确的说明。但根据书中的内容,黄焯先生的开篇叙述,以及语言学家们的研究,现在被认为是字源学的著作。  黄焯先生在《〈说文〉同文》开篇写道:“先叔父季刚先生尝就其音义之相同或相通者,类聚而比次之。注云‘某同某某’或云‘某与某同’。盖章

4、君《文史》所列,并自下己意,其于文字孳生演变之迹具为彰显。”[1]从此段话可得知《〈说文〉同文》是黄侃先生根据他的老师章太炎先生《文始》所列。《文始》学术界早有定论,认为它是系统地探讨语源的创始之作。况且我们拿《〈说文〉同文》与《文始》相对照,很容易就能发现《〈说文〉同文》中十之七八取自《文始》,可见二者有着直接继承关系。此外,黄侃先生还在《文始》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及思想,从而使得字源学的理论更加系统和完善。  同源字现象在我国先秦时代的典籍中就已经出现,“声训”就是古人字源观念在字义训

5、释中的反映。真正自觉系统地研究字源问题是从清末民初的章太炎、黄侃开始的。章、黄二人论述了字源学的原理,分析了同源字产生的原因和途径,阐明了字源研究的意义及具体的研究方法。而最早给“同源字”下定义的是王力先生,他给同源字下的定义是:“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音同义近的字,叫做同源字。”“同源字,常常是以某一概念为中心,而以语音的细微差别(或同音),表示相近或相关的几个概念。”又说:“我们所谓同源字,实际就是同源词。”[3]张世禄先生说:“所谓同源词,是指音近义通或者音同义近,可以认为同一词源,即表示

6、相关意义的音素所派生出来的词。”[4]王蕴智先生在《同源字、同源词说辨》中说道:“凡语音相同相近,具有同一语义的词叫同源词。”通过分析不同学者对“同源字”的阐述,我们可以认为,音近义通是同源词的标志,音近义通的字往往有着共同的语源。  二、《〈说文〉同文》口部的基本类型及例析  在《〈说文〉同文》中口部字的同文词例共54条,但每条并不都是两两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条多字,这就使得各字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说文〉同文》在字音上以关系的远近作为词义训释的依据,同时也注意到了同源字在字形上的密切联系。因

7、此本文就以每条词例中的第一个例字为主线,用第一个例字跟其下属各字的音义相关及相关程度为标准,分类说明。并根据黄侃先生“音义统一”的方法辨释,在声韵关系上以王力先生所定的关系标准进行联系。《〈说文〉同文》的基本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音同义同  1.噭同嘂  《说文》:“噭,吼也。一曰噭呼。”又:“嘂,高声也。一曰大呼也。”按,“噭、嘂”都在见母、宵部,双声叠韵。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噭,当作口也。吼也。”《诗·小雅·北山》:“或不知叫號。”《释文》:“叫本作嘂。”《公羊传·昭公二十五

8、年》:“昭公于是噭然而哭。”“噭”《说文》引作“嘂”。在“大呼、大叫”义上二者相同。《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夏育、太史噭叱呼。”《周礼·春官宗伯》:“大祭祀。夜呼旦以嘂百官。”  2.呭同詍  《说文》:“呭,多言也。诗曰:无然呭呭。”又:“詍,多言也。诗曰:无然詍詍。”按,“呭、詍”都在余母、月部。表示话多义。《通训定声》:“按,呭即詍字之或体。”  3.唏别义同欷  《说文》:“唏,笑也。从口欷省声。一曰哀痛不泣曰唏。”又:“欷,歔也。”按,《方言》:“唏,痛也。哀而不泣曰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