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806419
大小:6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4
《《lt;尹文子gt;校正》的文学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lt;尹文子gt;校正》的文学特征《尹文子》旧列名家,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典籍。据郑樵:《通志》卷二十九《氏族略》第五引《世本》记载,齐有尹文子,著书五篇,而《文心雕龙诸子篇》黄叔琳注引刘向《别录》:尹文子学本庄、老,其书自道以至名,自名以至法;以名为根,以法为柄;凡二卷,仅五千言。班固《汉书艺文志》名家载《尹文子》一篇应据《别录》著录,由此可知至汉代《尹文子》已有遗失,今传世本《尹文子》即分《大道》上下两卷,经魏黄初末山阳仲长氏条次撰定,大体已非原貌,然其在序言中明确记载了尹文子著书一篇,乃因意甚玩之,而多脱误,聊试条
2、次,撰定为上下篇。且今本全书仍共约五千字,基本内容大抵亦皆与《别录》合。是书语录与故事混杂,各段自成起讫。上篇论述形名理论,下篇论述治国之道。上承老子,下启荀子、韩非,思想特征以名家为主,综合道法,亦不排斥儒墨。该书对考察战国时期形名学发展、名物制度变化、社会思潮与学术环境变革以及我国逻辑思想史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由于此书其真伪问题历来争议颇多,迄无定论,故历代校注本绝少,直至近代才陆续出现了一些研究著作,而在校勘方面,成绩最大的当属清末民初王恺銮先生的《尹文子校正》一书,然此书中犹有很大一部分只列各本异同或
3、前人校语而未做取舍,有的虽有选择然仍有可商榷之处,且《尹文子》一书正文中尚有部分讹误之处并未涉及详尽,因此本文以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尹文子》为校勘底本,参照《尹文子》其他相关版本及学术笔记,另以王恺銮《校正》为主要参验本,对于诸家旧校,或重检所据之材料有无谬误,或对浅近者做进一步阐发,或对成说者加以重新审定。第一,余黄初末始到京师,缪熙伯以此书见示,意甚玩之。銮案:钱熙祚本甚误其。今案:銮说是,《西京杂记》卷六:鲁恭王得文木一枚,伐以为器,意甚玩之。可作一证。第二,名有三科,法有四呈。一曰命物之名,方圆白黑是也。銮案:
4、白黑,《意林》二作黑白。今案:今本不误,其后善恶、贵贱、贤愚、爱憎诸词反义对举,皆先言善者,而后言不善。后文白黑、商徵、膻焦、甘苦,彼之名也一句即言白黑,亦可资为证。第三,二曰齐俗之法。銮案:俗,《意林》二作等。今案:今本不误,后文有同此俗之所齐之句,故此处当作齐俗可知。第四,有势使群下得为,非势之重者。今案:疑使前脱一而字,与上句人君有术而使群下得窥正相对。《说郛》卷四十六正引作有势而使群下得为。第五,使善恶尽然有分,虽未能尽物之实,犹不患其差也。銮案:尽,当作画;以形近而伪。今案:銮说是,画然,明察貌;分明貌。《庄子
5、庚桑楚》: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于此文意可明,知作画然是。第六,故曰:名不可不辨也。銮案:辨,湖北崇文局本作辩。今案:孙说是,军陈,意即军伍行列。《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又《三国志魏志裴潜传》:太祖次摩陂,叹其军陈齐整,深加赏赐。皆作军陈,知军阵乃形近之误。第八,不足以成化。銮案:宋古迂陈氏本作化成。今案:作化成是,化成乃教化成功之意。《易恒》: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刘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言曰:圣人谓乾。乾为道。初二已正,四五复位,成既济定。乾道变化,各正性
6、命。有两离象,重明丽正,故化成天下。又《汉书贾谊传》: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知成化二字互乙。第九,智愚者不陵。钱熙祚曰:陵,《治要》作矜。銮案:愚字误,宜据湖北崇文局本改为勇。今案:宜据《治要》本作矜,查日本尾张藩刻本《治要》作智勇者不矜,后文犹作富贵不敢凌贫贱,凌同陵也。观全句道行于世,则贫贱者不怨,富贵者不骄,愚弱者不慑,智勇者不矜,定于分也;法行于世,则贫贱者不敢怨富贵,富贵者不敢凌贫贱,愚弱者不敢冀智勇,智勇者不敢鄙愚弱。前半句之怨、骄、慑、矜皆为形容词性,后半句怨、凌、冀、鄙皆作动
7、宾短语的动词部分使用。作矜词性正合,今本作陵则失之芜杂矣。第十,故心皆殊,为行若一;所好各异,而资用必同。钱熙祚曰:《治要》故下有人字。今案:宜据《治要》本改。人心皆殊结构正与所好各异相应。此处所与者作用类似,形成所字结构后,具有明显的指代性且构成名词性短语。如《论语述而》篇:子之所慎,齐、战、疾类类诸例。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即将所称为指称词,并言所字有两个作用,一是指示,一是完型。王力先生《汉语史稿》定其为指示代词之一种。其他诸如王引之、马建忠、裴学海、丁守存等亦皆持类似观点,由是可知与所好相对之结构亦当为具有指示特
8、征的名词性结构,故此处作人心皆殊为宜。第十一,昔晋国苦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兼肉。銮案:钱熙祚本兼作异。《御览》六百八十九引此文,与藏本并作兼。又《书钞》百四十三及《事类赋衣赋》注引,兼并作重。今案:兼字为宜。明萧山陈氏湖海楼丛书本亦作兼。此句并见于《尸子》卷下:晋国苦奢,文公以俭矫之,衣不重帛,食不兼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