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473346
大小:67.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29
《谈谈中医师承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谈谈中医师承教育谈到中医师承教育,我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教训也罢,经验也好,切身感受,实说为好。我是1964年5月由河南省卫生厅选定的中医学徒,师从三代祖传儿科名老中医王志成。1965年5月,80岁的王老突然病逝。由于我所在的河南省清丰县无儿科师资,组织上关心我的学习,通过地区卫生处协调,安排我到安阳市中医院跟随81岁的儿科名老中医王瑞五老师继续学业。1966年8月,王瑞五老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住进了“牛棚”,在那名曰学徒实无师的年代里,我只好一边自学,一边跟随王瑞五老师的几位大徒弟学习。1969年8月卫生厅通知全省的中医学徒统—考试考核出师。命运还不错,我被破例定为大学本
2、科学历出师了,回到家乡河南省清丰县人民医院当了一名中医儿科医师。从事临床后,病人还真多,每天少则三五十,多者七八十人次,惟感欠缺的是中医的系统理论知识。经多方联系,1974年9月到河南中医学院随工农兵大学生听课一年,回医院后病人更多了。当时一些中医杂志相继复刊,我也发表了不少文章,可总觉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这十几年里只想去北京、上海、南京再读五年大学。1984年8月终于如愿以偿到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研究生班当了一名代培生,系统学习了中医四大经典,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眼前的云雾一下消散,原来中医之根在这里。正是这一年的学习,才有了《论顿咳从肝论治》、《小儿秋季腹泻因燥起》等论
3、文的发表,才有了与王琦老师合写《伤寒论讲解》、《诚书》点校和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等著作的编写,才有了在以后的岁月中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又20年过去了,回眸学医之路,展望中医教育,审视师承之道,有些心里话一直絮绕脑海挥之不去。一定要先打基础后拜师我认为培养和造就传统中医临床人才是保持和发展中医药学术的本源,而师承这一有效的方式应当规范。如果师承教育学期为5年,应以省为单位,集中在中医学院办“中医学徒基础理论学习班”,时间2年,并设专用教材。课程应设《易经》、《中国哲学》、《医古文》、《内经》、《伤寒》、《金匮》、《温病》、《神农本草经》、《中国医学史
4、》、《中医各家学说》、《诗》、《词》、《书法》、《计算机》等,同时让学生熟诵《药性赋》、《汤头歌》、《脉诀》、《医学三字经》等。教材要以原著为主,使学生了解中医的根源,然后再由博返约。四大经典一定要通读,重点篇章要背诵,走马观花、蜻蜓点水、隔岸观火是学不好经典的。要把“诵、解、别、明、彰”贯穿教学始终。基础理论这一课很重要,名老中医多各承家技或师承某门,如果让一个高中生直接拜师学习,老师再好的经验也看不懂、学不会,白白浪费时间,老师也觉得很难带。我的第一位老师是以一部《医宗金鉴》起家,定的学习目标是:“你把《幼科心法要决》背熟就行了”;第二位老师擅用经方,强调“把《伤寒论》背熟了
5、就是名医”。虽然都有道理,但终不见中医理论之全貌,背诵多年不得要领,难逃“事倍功半”之运。如果有了2年的基础理论再拜师学习,必定是事半功倍,大大缩短一个中医的成材周期。一师一徒不如一徒多师“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仲景早已为中医师承制定了教育方针。由于老师的学医经历不同,所处地域有别,临床接触病种各异,加之学术观点各见山水,一师一徒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显得知识面不宽,常常有门户之见,甚或谬误相传。我的第一位老师对“纯阳”的理解就是一个例证,常言:“小儿为纯阳之体,如一团红火,热药入口如火中烧油……”。从医60载几乎不用麻、桂、姜、附,治外感多用辛凉,治虚寒丁香、肉蔻足矣,而石膏、栀
6、子、黄芩、犀角却用得很好。第二位老师则麻黄、桂枝、大小青龙用之得心应手。同是临床经验丰富的名老中医,又同在一个地区工作,却有如此之大的用药差异。如今已不是金、元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全面继承中医理论体系基础上的临床家,所以我建议师承教育要在完成2年的基础理论学习后再拜师。3年的临床学习,最好是每年轮转一位老师,即“三拜良师始成材”。有了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再加上3位老师的经验,如不成材那就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了。中医学徒还是文科为好“文是基础,医是楼”。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基础较好的人往往思辨能力较强,所以招收中医学徒时应以高中的文科生较好,基础学历也不得低于
7、高中毕业。有了较厚的文学功底,学习中医也就是“秀才学大夫如刀切豆腐”了。中医学徒的成材是有条件的,一是选定高水平的老师,一位连自己都不相信中医科学体系的老师是带不出合格徒弟的;同时还必须选准高素质的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好、悟性较高、热爱中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再加上规范、科学的管理方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应把师承纳入国家正规教育从20世纪50年代国家用师承的方法培养中医人才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把这种方式纳入国家正规教育,没有全国统一招生办法,没有统一专用教材,没有统一教学程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