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468681
大小:36.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29
《开源·节流·监督与成本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开源·节流·监督与成本控制【摘要】本文从我国古代理财思想的角度展开分析,指出全面的成本控制理论对于加强现代国家财政管理、提高国民经济资源的运行效率具有积极而现实的意义。 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种物质财富既是人们赖以生活与发展的必备要素,也是社会进行物质资料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社会里,如何获取一定的物质财富,并使之不断地增值和扩张是每个经济人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历代治国理财方略中的根本大计。古往今来,为了获取和管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财富资源,人们进行过坚苦卓绝的劳动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下了许多生财、理财和增财的
2、珍贵思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政管理的实质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财政收入与分配关系。它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分配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客观而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社会平均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综合财力还不够雄厚,如何对国家公共财政资金进行有效的监管以充分合理地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社会需要,涉及到我国经济能否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已成为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课题。我国历代的思想家、政治家为了节约财用,维持自己的统治,大多提倡强化集权管理、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强本节用,一面大力发展生产、开辟生财之道,一面厉行节约、加
3、强监管之途。他们的观念和主张不仅在历史上对于抑制统治阶级的奢侈,减轻百姓负担,发展社会生产曾发挥过积极作用,而且在提高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管理效率中同样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积极开拓财务资源是一切理财工作的基石与前提 用于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各类物质财富,对人类包括国家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国古代思想家对于“生财之道”有着深邃而丰富的智慧,比如,在生财的重要性、生财的途径和理财的方法等各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 (一)财为国命,万事之本 宋代苏轼就认识到:“财者为国事之命而万事之本,国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之。”明朝也有人认为,“
4、夫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财用不足,国之大患。”意思都是说任何一个国家,如果财源丰茂,则国家兴旺昌盛;如果财源枯竭,必将国不成国。说明任何社会只有在一定的财政支撑之下才能生存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也不例外。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而在经济规模不断膨胀的今天,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量的财富或资金。因此,不断扩大财源,增加收入,壮大国家的综合财政实力,一直是我国历届政府的重要国策。经济是财政的基础,财政是经济的综合反映,二者必须真正做到相互结合,互相促进,才能实现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进步。
5、 (二)天时地利,则财用丰足 显然,生财的目标必须借助于劳动才能实现,但劳动的效果如何,往往取决于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与运用。管仲说:“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这是说如果违背“天时”、“地利”等自然规律,则国家财富就不会充足。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迈出了稳健的步伐。不可否认,在建国后的30余年里,我国也曾犯过违背自然规律的错误,为此,整个国家、人民乃至环境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结了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在认识和利用规律方面,有了一
6、个新的飞跃,在生产和建设方面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失误。 同时,不容忽视的是人们创造财富的劳动不仅要遵循客观规律,而且必须掌握生产劳动的技巧。司马迁认为:“夫纤蔷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其胜。”这里的“用奇胜”就是指要巧干,要掌握、运用生产技术和经营谋略(即今天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已充分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生财致富的重要手段。说明政府的理财人——财政部门应积极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经营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强监督管理是现代政府开创财源之要诀。 (三)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 《礼记·大学》篇有一段精辟的论述:“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
7、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这里的“生”、“食”与“众”、“寡”;“为”、“用”与“疾”、“舒”说表述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生产与消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那么如果“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就必然坐吃山空,债台高筑。因此,要生财就必须“强本而节用”,扩大财源,节俭使用。古人在大力提倡节俭的同时,也认识到了“俭则伤事”,认为过度地节俭,必然会抑制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销售与增值,从而影响生产和市场的发展。因此,在《管子·侈靡》篇中提出了增加消费、刺激生产、扩大就业的思想,这在两千多年前,是颇具新意的。 如今,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