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农地流转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吗 

社会学论文:农地流转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吗 

ID:22464331

大小:78.2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9

社会学论文:农地流转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吗 _第1页
社会学论文:农地流转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吗 _第2页
社会学论文:农地流转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吗 _第3页
社会学论文:农地流转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吗 _第4页
社会学论文:农地流转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吗 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学论文:农地流转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吗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学论文:农地流转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吗摘要:农地流转作为中央政策中频频提及的热门词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普遍认为通过土地流转可以有效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但忽视了这背后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危机。笔者从粮食安全的概念出发,从粮食产量、粮食供给的稳定性和粮食分配三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社会学分析,认为农地流转并不必然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相反可能威胁到粮食安全,希望对人们认识农地流转有借鉴意义。关键词:农地流转粮食安全粮食产量粮食供给稳定性粮食分配一、绪论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因此关于粮食安全的讨论一直是学界的热点。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生态学家等纷纷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探讨保障粮食安全的策略,目

2、前达成的初步共识是,保障粮食安全,最根本的是增强国内粮食生产能力。粮食生产能力是由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两个要素决定的,由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生态退耕的开展和城市化的推进,粮食播种面积的持续增加难度很大,因此增加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单产[1]。一般而言,提高单产有两种方式,一是依靠良种、良法和良田的投入,主要推动力量是农业科技的进步[2];二是依靠制度变革,激发粮食生产的潜力,主要方法就是改革农村土地经营制度[3]。一些经济学者认为,由于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周期长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需要付出比较大的成本,因此推动农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规

3、模的扩大可以促进农户对新技术的使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机械化设备和农田水利设施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因此可以增加种粮收益,使种粮成为一个真正种粮的产业,吸引农民种粮的积极性[4]。笔者认为,单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认识粮食安全是不全面的,应该跳出“就粮食谈粮食”的圈子,必须认识到粮食问题的特殊性,从粮食生产与农村社会结构、农民社会角色之间的相互影响来探讨粮食安全问题,让粮食安全问题“回归常识”。先有必要回顾一下粮食安全的概念。目前得到普遍认可的概念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让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享受充足的粮食,过上健康、富有朝气的生活”。这一概念包含三个要素,一是粮食产量增长,即粮食的有效

4、供给;二是粮食供给的稳定性,即粮食的有效保障;三是粮食的合理分配,即粮食的有效需求。只有同时满足了上述三点,才能说实现了粮食安全。下面就分别从这三个角度做一社会学分析来论证经济学家们大力主张的农地流转是否真正能够保障粮食安全。二、农地流转能否增加粮食产量?按照推动力量的不同,可以将农地流转分为两类:农户间自发的小规模流转和外部力量推动的大规模流转。由于前者只是农户之间农地的暂时性流转,且一般流转规模较小,并无外部生产要素的投入,所以原有的粮食种植格局一般不会被打破,因此短期内这一部分流转基本不会导致粮食产量的变化。而后者却存在严重的“非粮化”倾向,原本种植粮食的土地被用来种植果蔬、饲养畜禽、发

5、展观光农业和旅游农业,粮食种植面积迅速减少。外部力量推动的大规模流转主要包括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合作社型以及大户规模化集中型。无论哪种形式,都会导致大量的资本、技术和人力的投入,因此就必然会导致农业生产活动的变化以达到新的收支均衡。一方面,经营者必须面对数量庞大的小农,并要保障农民的基本收益,需要支付很高的谈判成本和地租成本;同时,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求经营者支付比较高的管理成本、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和粗放种植带来的单位产量的损失因此就会面临沉重的成本负担。另一方面,有学者的研究表明,粮食生产并不具有明显的规模效益[5],因此规模化粮食经营未必会带来产量的增加;同时,由于粮食价格偏低,国家的种粮

6、补贴又归土地经营权所有者即农民所有,经营者种粮的收益一般会低于其付出的成本。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情况下,土地资源要素必然会流向效益高的产业,也就导致了土地流转“非粮化”的趋势。这一趋势对粮食生产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直接影响粮食产量。增加粮食产量主要依靠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和单产的提高。在单产短时间内不可能大幅提高的情况下,粮食播种面积就成为影响粮食产量的决定因素。截止XX年9月下旬,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占到了农户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1%,而张路雄的研究表明,目前农地对集体外经营主体的流转约占到了农地流转总量的三分之一。若农地流转后非粮经营的比例过高,就会有相当多得耕地变为非粮用途,

7、再加上非农建设用地、生态退耕、灾害损地等,我国的粮食播种面积就会大大下降,从而导致粮食产量的大幅下降。二是可能影响粮食生产能力。若农地流转后改为经营设施农业,会改变原有土地生产条件,一旦流转期满或发生变故经营者退出,很难在已从事设施农业的耕地上恢复粮食种植。若转为建设用地,则恢复粮食种植的难度更大。因此,无论短期还是长期的粮食产量都将受到严重影响。三、农地流转能否保证粮食的稳定供给?农地流转后,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