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ID:22457981

大小:6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9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摘要:“人才为本,特色取胜”的教育理念的确立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改革创新的前提,“面向基层,实践育人”的战略选择由人才培养对象成长成才、服务社会的目标所决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注重素养,凸显应用”的错位优势,贯彻“高在素养,强在技能,赢在特色”的培养思路,架构人才培养模式的五个培养流程、五大培养机制和五项保障体系,强调实践育人,围绕“高素养”和“应用型”两个关键点,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素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中国高等教育

2、进入了以扩招、升格为重点的快速发展时期,一批高职高专院校纷纷升格为本科院校。而且这些学校多建在地级城市,由专科学校独立或合并升格而来,并以城市命名,商洛学院正是在这种大潮中诞生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商洛学院地处陕西省商洛市,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来的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商洛学院,也是商洛市唯一的普通本科院校。中文系是商洛学院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教学单位,汉语言文学专业也是商洛学院首批升本的专业。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从升本伊始就受到学院的高度重视和重点支持。2007年年初,在教育部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作为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一大背景

3、下,中文系结合自身优势和地方特色率先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素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在2009年获批为陕西省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素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改革创新的核心与纽带是人才培养模式,整个实验区要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来带动、架构实验区的建设,而且整个专业建设中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等方面都要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相互配合、集成一体,从而达到提升育人质量的目的。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商洛学院目前正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就尤为重要。商洛学院中

4、文系在原有改革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经过广泛的调研、论证,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人才培养理念的确立  思想指导实践,理念决定成败。没有正确理念的教育是徒劳的,而理念歪曲的教育则是危险的。所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必须树立科学的理念。  1.树立“人才为本,特色取胜”的教育理念。  我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才规律、人才市场规律,着眼于学生就业的现实需要和创业的潜能培养,提出“人才为本,特色取胜”的工作理念。这一理念包含着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所要求的人本思想、创

5、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品牌意识。教学工作皆以“人才培养”为旨归;要求教育工提升自身素质,成为优秀人才,凭借良好素养熏陶学生素养,依靠优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特色是一种具有独创意义的质性和标识。特色是实现突破、取得成功的法宝,因而我们强调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应突出其特色。  2.“面向基层,实践育人”的战略选择。  商洛学院地处经济欠发达、地理位置偏僻的商洛山区,在我省高校整体布局中,主要的服务面向陕南及周边省区的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学院的绝大部分生源来自农村,绝大部分毕业生就业去向是服务基层的经济文化建设。学院“立足商洛,面向陕西,服务基层,培养中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

6、学定位,是符合学院承担的社会功能和办学实际的。基层单位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及工作内容都有其特殊性,与条件优越单位的工作差异是不言而喻的。这种工作特性的差异,决定了对人才需求的差异。因此,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做出“面向基层,实践育人”的战略选择。  3.“注重素养,凸显应用”的错位优势。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学科。但是,在当前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资源整合,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特点和要求更突出、更紧迫的情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长线专业的弱势和不足也很突出地表现出来。加之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扩招,国家人力资源配

7、置政策在毕业生分配上的改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现状越来越严峻,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就业优势越来越模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不能一味地向传统的特别是强势的普通本科院校看齐,而应该着眼于基层工作需要与学生成才需要的契合点上,立足于与其他高校同类专业人才、与本校其他专业人才的差异性上,从而使培养的人才拥有错位优势。这种错位优势就是“注重素养,凸显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素养的提升和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的提高。  4.“高在素养,强在技能,赢在特色”的培养思路。  为确保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注重素养,凸显

8、应用”的错位优势,我们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