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448186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9
《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浇筑中挠度控制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浇筑中挠度控制探讨 摘要: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时,挠度控制将直接影响连续梁桥线形状态的正常使用。文章结合近些年参与建设的几座连续梁桥施工的经验,主要阐明了在施工阶段采用挂篮悬臂?仓?法影响了挠度控制的一些主要因素,从而保证连续桥梁合拢后正常运营期间的线性结构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悬臂浇筑;挠度;施工控制 1概述 线性控制是现代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主要任务之一。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施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加上计算机分析桥梁结构的施工控制使用,悬臂施工法已成为现代连续梁桥施工最主要方法之一。该工法监控的主要任务是应力和变形,只有合理确定悬臂施工阶段的挠度和应力,才能保证结构
2、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理想的设计要求。现结合这几年修建的几座连续桥梁经验,探讨一下连续梁桥在使用挂篮施工时,如何计算连续梁桥悬臂施工阶段的挠度及影响悬臂施工挠度控制的因素,从而为以后类似的施工提供一些借鉴。 2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施工挠度的计算 为了弥补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底模的控制高程在施工过程中不等于桥梁设计标高。计算公式如下: H=H设+f施+f挂篮(1) 式中:H为浇筑段立模高度;H设为构件设计标高;f施为施工i节段时混凝土浇筑前i梁段以及后续浇筑各段的总挠度(可由计算软件自动生成);f挂篮为本节段的挂篮变形值。 标高控制点要及时测量浇筑后的混凝土,主要用于检验已浇构件状态,以便修正结
3、构标高参数计算值,准确调整和优化桥梁线形,使成桥后的标高更加接近理论设计值。 连续梁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施工的各节段必须进行控制高程的测量,主要是掌握预应力施加后的上拱度,目的也是检验已浇构件状态,从实测数据中分析与理论计算值的不同,从而了解预应力施工中是否存在误差,模拟过程是否合适,如何计算预应力损失,以决定预应力理论值是否修改。悬臂梁法用于连续梁桥施工时,必须考虑温度效应、混凝土收缩徐变、施工荷载引起的下挠变形,所以每段总挠度悬臂结构高程计算公式: H=H设+fi+fiy+f挂篮+fx+0.5fP(2) 式中:H为待浇筑段主梁前端底模标高;H设为构件设计标高;fi为拟施工节段以及后续浇筑
4、各段自身静载对该点标高的影响值;fiy为本节段和后续节段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后对该点标高的影响值;f为i节段的挂篮变形值;fx为徐变、收缩、温度、体系转换、二期恒载、施工荷载对该点标高的影响值;fP为静活载作用下产生的下挠值。 3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施工挠度控制的影响 3.1挂篮变形 挂篮是悬臂施工中的主要设备,挂篮系统的变形对悬臂梁的挠度控制起着重要作用,在悬臂浇筑过程中不可忽视。该设备的变形主要由混凝土自重作用下吊篮的弹性变形和连杆松动引起的几何变形组成。一般来说,弹性变形可以用空间有限元程序计算挂篮设备在各梁段施工时的变形,进而通过绘制变形和梁段重量所对应的关系曲线来掌握,而几何变形由于多
5、因素的影响,增加了预定难度。然而,变形仍然是可控的。挂篮系统一般的变形可以参照预压试验数据,预测应基于对梁的变形数据分析的具体施工,这表明预抛高挂篮梁段,错误的预测值将直接影响偏转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此外,通过预压过程可以充分了解设备的弹性变形和几何变形,对施工过程中吊篮底模高度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为了减小几何变形的测量误差,施工单位必须对挂篮进行有效紧固。 3.2弹性模量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对结构分析的价值十分重要,而在施工现场测出的弹性模量要与实际梁段构件的相一致,这基本上是无法实现的。通常试验测出来的混凝土弹性模量数值都要偏大些。因此,建议计算挠度时混凝土弹性模量应尽量采
6、用设计规范值。 3.3构件尺寸 结构物的实际尺寸和设计值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诸如施工放样,模板跑模引起的误差,这种偏差就会使得与采用理论尺寸计算出的几何特征值存在差异。所以要在截面施工完成后检验截面大小,并根据实际混凝土的用量和钢材的用量来计算结构实际重量,以便及时调整结构截面的几何特性和恒载用于计算。 3.4定位预应力管道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是悬臂法浇筑连续梁控制的关键,也是影响后期运营阶段箱梁结构下挠的主要因素。根据国内外长期对大型桥梁监控量测的结果,预应力损失是引起结构下挠的最直接原因,而事实证明预应力管道定位误差会使预应力损失成几何倍数增长。因此预应力管道应尽量采用“井”字型钢筋
7、支架定位,力求准确。 3.5预应力张拉 对于连续梁桥,纵向预应力梁体通常采用两端张拉方式,这样能最大程度地减小预应力损失,使实际施加的预应力与理论接近,降低桥梁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的下挠。因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完全实现同步张拉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为了保证预应力混凝土设计的张拉效果,应加强对预应力张拉控制技术的培训,有条件的单位最好采用全自动智能张拉的设备。 3.6预应力管道摩擦系数 预应力管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