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诗论》

《孔子诗论》

ID:22434289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9

《孔子诗论》 _第1页
《孔子诗论》 _第2页
《孔子诗论》 _第3页
《孔子诗论》 _第4页
《孔子诗论》 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诗论》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孔子诗论》《孔子诗论》第二十九简是文献整理研究者着力较多的一支简。经过学者们的努力,该简整理后的情况大致如下:“┅┅患而不知人。《涉溱》其绝,《而》士,《角枕》妇,《河水》智,┅┅”“患”字从李学勤先生释文,李先生认为本简当上接二十八简“┅┅《青蝇》知”。①两简连读则为“《青蝇》知患而不知人。┅┅”在意义上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涉溱”原作“涉秦”。《诗论》的整理者马承源先生已经指出,“秦”为“溱”借字,“涉溱”即《郑风﹒褰裳》。②“”字《诗论》隶定为“侓”,似不确。本文暂从李学勤先生隶定为“”(从亻、又、木)。李先生文中未对此字作进一步的解说。廖名春在同期《中国哲学史》所

2、载《上海博物馆藏诗论校释》中说,该字“疑读为‘着而’,相当于今本《着》,其首句为‘俟我于着乎尔’,‘而’为语气词,今本省略。说是。《着》中描写新郎迎亲,故谓之‘士’。”载于同期《中国哲学史》的《清华大学简帛讲读班上博简研究综述》则说:廖名春“将‘条而’读为‘倏而’,即‘突而’,以为指《甫田》,读‘角幡’为‘角枕’,以为《唐风﹒葛生》,以《河水》为《伐檀》。”廖名春关于二十九简的其他说解见于前举《上海博物馆藏诗论校释》。由前引文可知,“而”为“突而”即《甫田》篇之说已被廖名春放弃。但我们认为,无论从所涉及的诗篇主旨来说,还是结合本简上下文进行古代礼制与文化方面的分析,“而”确实应

3、当读作“突而”,即《齐风﹒甫田》篇,而不应当是《着》篇。《甫田》与同属《齐风》的《着》篇在思想内容方面有着相当大的区别,这可以从两篇诗内容的比较中看得十分清楚。首先来看《着》篇。如前引文所言,传统认为《着》所描写的是古代婚礼中的亲迎一节。其全文如下:俟我于着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诗中描写女子观察男子对她的等待,并特别着意描写了男子所带的“充耳”及所附玉佩。对此,《毛传》、《郑笺》及清代学者《诗》说多有论述。③但并不言及诗篇内容与“士”的深层文化内涵有何重要联系。而《甫田》主旨与

4、此篇却大为不同。联系古代社会有关制度,可知该诗篇尤其是其第三章,与“士”颇有关联。该诗全篇的内容是: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毛传》:“婉娈,少好貌。总角,聚两髦也。丱,幼稚也。弁,冠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指出,通行本《毛诗》中的这个“丱”字,原当作“卝”,指未成年人梳成羊角形的发式,该发式即本篇及《诗经》其他篇章中屡次出现的“总角”。“弁”大略而言即可以说是“冠”,这里指戴上了冠。从字面上,诗篇是说,所思念的人原是美少年;不知不觉,“突而弁”即突然间戴上了“弁”即“冠”。诗篇

5、于此大有深意。古代社会男子成人时要举行专门的典礼,称为冠礼。这一仪式在现代人类学上通称“成丁礼”。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冠礼为五礼之首,《仪礼》的《孔疏》引“郑《目录》云”“士冠礼于五礼属嘉礼,大小戴及《别录》此皆第一。”冠礼的重要性是由宗法制的古代社会结构所决定的。该典礼之后,冠者被社会承认为成年男子,从此有执干戈以卫社稷等义务,同时也就有了娶妻生子等成年男子所拥有的权力。据《礼记﹒曲礼上》,行冠礼的年龄,一般为二十岁。古代典籍记载,在实际操作中,特殊人物如国君等行冠礼的年龄可以提前。《左传﹒襄公九年》记载,晋悼公对一同参加围郑之役的鲁国君臣说:“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礼也。

6、”晋悼公的用意在催促鲁国为襄公行冠礼,于是在返国途中,鲁国群臣“寄卫庙而假钟磬”,为鲁襄公举行了冠礼,其时鲁襄公年仅十二岁。这类事件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古代社会中冠礼之重要及行冠礼年龄的通例。综上所述可知,男子始冠在古代社会中具有特别的意义,表示冠者已被社会承认为成年人,即“被承认为氏族的完全成员”。④所以“突而弁兮”的含义正如《郑笺》所说,表示其“无几何突耳加冠为成人也”。由于古代社会中的“成人”指具有“士”身份的男性社会成员,这就揭示了“弁”与“士”的内在关联。由《仪礼﹒士冠礼》等古代文献可知,《甫田》篇之所以特意将“总角丱”与“突而弁”对举,是因为在行冠礼时要改变少年人“总

7、角”的发式,由羊角式的两个发髻改为盘发在头顶,以利固定“弁”即“冠”。发式的这一改变引人注目,故成为具有象征性的描写对象。对本篇主旨而言,这一形象也是诗篇叙述重点所在,故“诗论”取其作为篇名。这一取向,也可由本简结构及简文其他部分的内容加以证明。第二十九简中的结构中,我们首先注意到与前述《突而》即《甫田》主旨相对应的“《角枕》妇”一语。廖名春在《上海博物馆藏诗论校释》中已经指出“《唐风﹒葛生》是描写妇人怀夫,故谓之‘妇’。”这一判断是正确的。下面我们简要分析《甫田》篇的“士”与《角枕》篇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