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多角度读报法”提高中职学生对话质量的措施

探讨“多角度读报法”提高中职学生对话质量的措施

ID:22432290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9

探讨“多角度读报法”提高中职学生对话质量的措施_第1页
探讨“多角度读报法”提高中职学生对话质量的措施_第2页
探讨“多角度读报法”提高中职学生对话质量的措施_第3页
探讨“多角度读报法”提高中职学生对话质量的措施_第4页
探讨“多角度读报法”提高中职学生对话质量的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讨“多角度读报法”提高中职学生对话质量的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多角度读报法”提高中职学生对话质量的措施[摘要]对话质量是指对话在一定的时间内,对话者所说的语句与问话意图相符的准确性、回答的语言质量的高低程度。它包含反应时间、答案准确度、语言的精练度、遣词的精妙度等四个要素。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能力,提高对话质量的准确度,增加学生信息的容量、提高对话质量的敏捷度,培养语感,力求对话用语简洁精练,关注修辞,品味遣词造句之精妙。  [关键词]多角度读报法;对话质量;中职学生  []G633[]A[]1005-6432(2011)26-0241-02    中职学生上语文课,听的多,记的少;说的少,写的更少。形成这种“学”难以致用

2、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基础差的原因,有分析问题能力低的原因,更有训练少的因素在。尤其是后者,更是学生不能运用所学的一个关键因素。对学生应用性测试,一位连拼音都认不全的学生,把几个话题让他准备,他的说话能力测试竟然比班级其他许多同学好。原因是他在课后一个劲地在心中默默地准备说话的内容,其他同学则有点自以为是,准备不充分。由此可见,训练是提高对话质量的关键因素。  笔者觉得在当代中职学生中适当采用读报法,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一种可行手段,毕竟看报纸、读报纸比读课文本身就要有趣得多。  读报法:读是阅读,但读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一杯香茶一支烟,一张报纸读半天”的有些单位人员

3、闲事时读报的层面,应该是读书学习的读,是做学问的读。“报”也不仅指报纸,同时也应包含刊物杂志等文化载体。从而在多种形式上满足学生的兴趣心理需求。  多角度:利用报刊载体学语文不能仅局限于应用性语文文体范畴,应该扩大到广告、时事、文学欣赏、娱乐笑话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从听、说、读、写等角度去丰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真正做到语文生活化,达到“语文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1什么是对话质量  常提“对话能力”、“对话水平”,那么“对话质量”是什么呢?人们从牙牙学语阶段就开始与大人对话,其实人的对话能力应该在语言定型期就基本具备了。所以我们常提的培养学生的对话能

4、力其内涵应该是“对话水平”。  “对话质量”的含义,(个人给它定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问话响应的时间)内,对话者所说的语句与问话意图相符的准确性、回答的语言质量的高低程度。对话质量有四个要素:反应时间、答案准确度、语言的精练度、遣词的精妙度。  一问一答之间,问话者在等待,所以反应时间应该有限制,这是敏捷特性。周恩来总理在对外国人所说的“对牛弹琴”不假思索地反击:“对,牛弹琴”,语言虽然幽默巧妙,但如果反应时间很长,那听众的评价肯定不理想。准确回答是对话者应具备的一个基本能力。有一个职高毕业生,后来考上了杭州机电学院,回到温岭爱仕达电器公司应聘,公司人事经理评价他回

5、答问题跑题。应聘失败的关键其实就是对话者回答问题缺乏准确性。“跑题”只是一个善意的评价,直接的应该是“连问题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还想应聘好职位?”语言的精练,遣词造句的精妙是对话质量的高标准,用图示法表示对话质量(见图1):  2“多角度读报法”对提高学生“对话质量”的实践探索  2.1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能力,提高对话质量的准确度  全国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在他的教学实践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单一原点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本课题研究的“多角度读报法”,在教学实践中,也刻意去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课题组教师在对学生语文能力基本情况调查过程中,得到一个共同的

6、信息:本校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不容乐观。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回答问题,在课后的思考练习,在期中、期末的试卷答题时,都存在平时教师讲过答案的题目基本能回答,遇到需要稍作思考的陌生题目就空白一片,很少有人能准确做答。学生缺乏基本的逻辑推理的能力。众所周知,在社会生活中,真正拿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解决生活工作问题的情况并不多见,此时需要的是实用的思维能力。  第一,形象思维长见识、成基础。电脑工作,靠软件;人脑思维,靠联系。语文知识,起步于形象,语文思维,则形象思维是基础。小学生学数学,先从识数开始,一个个数字由一个个苹果、梨等实物形象替代,进一步再换成抽象的数字。借用这种思维发

7、展模式,培养中职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也可借助形象联系的初始力。报纸杂志中有许多生活事例,如小学生为了拿钱上X,杀了外婆一家四口的报道,学生读这则新闻后,头脑里一定会有一个持刀杀外婆的血淋淋的形象。这个形象会深刻地储存在脑海中,不用死记硬背也能随时提取。从这则新闻中,学生会增长见识:上X害人,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是可悲的。这些血淋淋的事实,这些大喜大悲的火暴事例远比一首唐诗、一句名言更生动形象,它们化为读者脑海中一幅幅画面,信息易于记忆保存。这些事例多了,学生的见识肯定会增长许多,为今后的说话、写文章打下素材基础。基础性的形象对学生判断善恶产生的结果提供了借鉴的范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