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风心病的临床疗效论文(共2篇)

中医治疗风心病的临床疗效论文(共2篇)

ID:22431340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9

中医治疗风心病的临床疗效论文(共2篇)_第1页
中医治疗风心病的临床疗效论文(共2篇)_第2页
中医治疗风心病的临床疗效论文(共2篇)_第3页
中医治疗风心病的临床疗效论文(共2篇)_第4页
中医治疗风心病的临床疗效论文(共2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治疗风心病的临床疗效论文(共2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治疗风心病的临床疗效论文(共2篇)第1篇:中医治疗风心病的疗效观察风湿性心脏病是继发于风湿性疾病的心脏功能、结构异常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瓣膜狭窄、关闭不全,心肌纤维化,心包积液,左室肥厚等,心电图表现为早搏、房颤、ST段压低、T波倒置、QRS增宽、低电压等。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2例,收到显着效果。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一2010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患者52例,全组均经彩色超声心动图证实瓣膜呈风湿性改变,男20例,女32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5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18年。心功能n级18例,

2、HI级34例。其中心电图显示房颤快速型12例,占,缓慢型房颤9例,占17.3%,频发早搏27例,房性早搏10例,占19.2%,室性早搏11例,占21.2%,房室交界性早搏6例,占11.5%,电轴左偏并QRS增宽(0.12s)者8例,占15.4%,电轴右偏并P波高尖者11例,占21.2%。彩色超声心动图证实二尖瓣关闭不全并返流者13例,占25%,其中10例伴I、aVL、V5、V6导联ST段压低大于0.05mv,其中2例年龄大于55岁。二尖瓣狭窄18例,占34.6%,其中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17例。三尖瓣狭窄6例,占11.5%,其中

3、有4例在n导联和V1导联P波高尖,有3例伴VpV2、V3,aVR导联上ST段低平,其中有2例年龄大于55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2例,占23.1%,主动脉瓣狭窄14例,占26.9%,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20例,占38.5%。肺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占3.8%,肺动脉瓣狭窄3例,占5.8%。心包积液4例,占7.7%。有心绞痛发作史者10例,有风湿热史者20例,有类风湿关节炎史者22例,SLE病例5例,强直性脊柱炎5例。排除标准:心功能级,心律失常有所好转,心悸胸闷气短减轻。无效:病情无减轻。2治疗结果显效24例,有效22例,无效6例

4、,有效率88.5%。治疗后EKG示ST段恢复正常者20例,年龄均在50岁以下,占71.4%(20/28)。心绞痛消失者8例,占80%。早搏小于5次/min者25例,占27%。心功能达到1级n级者24例,达n级?m级22例。房颤基本转复者13例,占61.9%(13/21),其中快速型转复8例,缓慢型转复5例。三、讨论风湿性心瓣膜病是心脏瓣膜及附属结构由于风湿性炎症、结缔组织病变等原因造成的以瓣膜增厚、粘连、纤维化、缩短为主要病理改变,以单个或多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心脏病。最常受累为二尖瓣,约占70%,二尖瓣伴

5、主动脉瓣病变者占20%?30%,单纯主动脉瓣病变者为2%?5%,而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病变者极为少见。有资料显示,二尖瓣狭窄多见于20~40岁年轻人,其中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占25%,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占40%,内科治疗有症状的二尖瓣狭窄5年死亡率为20%,10年死亡率为40%,—旦发生持续性房颤,应立即考虑手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代偿期长达20年,一旦失代偿则病情迅速恶化。内科治疗5年存活率80%,合并二尖瓣狭窄,5年存活率为67%。主动脉瓣狭窄有症状时,已到晚期,有血流动力学异常者,内科治疗5年存活率为64%,合并心绞痛、晕厥,

6、平均生存2?3年,有充血性心衰者1.5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一旦出现症状则病情迅速恶化,若不进行外科治疗,心绞痛和心力衰竭出现后分别4年和2年发生死亡。严重的二尖瓣返流可出现左室肥大,在I、aVL、V5、V6显示ST段压低,T波转向。电轴左偏和QRS增宽意味着弥漫的心肌病变,通常伴有局灶纤维化,预后不良。三尖瓣狭窄导致右房增大,n导联高尖的P波,同时是V1主要的向上的P波。急性心包炎如无大量渗出,心电图的变化继发于心包内膜下心肌的炎症变化。可见2?3个肢导联和V2~V6广泛的ST段凹面向上的抬高,aVRSVi出现相应的ST段压低。

7、在有大量心包炎时有低电压,QRS没有明显变化。随着心包积液增加,QRS电压降低,可见房性早搏和房颤3。本次治疗患者,疗程最长者15个月,最短者6个月,因效果欠佳外科治疗者8例,因不能长期服中药汤剂而停药者7例。服中药能坚持半年以上者效果较好,收益较大,单瓣膜病变者比多瓣膜病变者效果要好,效率要高。症状越轻,效果越明显,病程越短,效果越好。湿热痹阻型疗效优于其他证型,提示正盛邪实者疗效好。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着改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但对5年存活率是否有影响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观察随访。:刘丹1张仕玉2(1湖北省

8、中医院湖北武汉430000;2湖北省咸宁市麻塘风湿病医院430071)第2篇:中医治疗风心病的疗效分析心房颤动绝大部分发生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其中尤以风湿性心脏病为常见。心房颤动发生后,容易招至腔内血栓形成,特别是当心房血流郁滞显着时,部分血栓脱落可引起周围动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