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427827
大小:41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9
《安徽大学标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大学标志安徽大学校名 安徽大学于1928年在当时省会安庆市创建,次年更校名为“安徽省立大学”,1936年更名为“安徽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改省立为国立、名“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学校迁芜湖与安徽学院合并,始名“安徽大学”。1956年,学校迁合肥市重建,更名“合肥大学”。1958年9月,毛泽东同志来皖视察,15日到达合肥。兼任校长的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向毛泽东同志请示了两件事:一是安徽省省会是否迁往芜湖;二是为开学在即的学校题写校名。毛泽东同志忙完了一天的视察,兴致很浓,于16日深夜欣然命笔,一连写了4幅“安徽大
2、学”校名,并给校长曾希圣同志写了一封信:曾希圣同志:校名遵嘱写了四张,请选用。沿途一望,生气蓬勃,肯定是有希望的,有大希望的。但不要骄傲,以为以为如何?合肥不错,为皖之中,是否要搬芜湖呢?从长考虑,似较适宜,以为如何?毛泽东一九五八年九月十六日 至此,安徽大学恢复原来的校名。毛泽东同志题写校名的九月十六日被确定为安徽大学的校庆日。安徽大学是全国为数很少的由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校名的高校之一。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革命领袖,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得到毛泽东同志为学校题写校名的喜讯后,时任学校副校长的张行言同志当即按照指示,从4幅
3、校名中挑选了4个最好的单字,在合肥唯一一家有几十年历史的字画装裱店里精工裱褙,于是形成了沿用至今的毛泽东书法体“安徽大学”校名。安徽大学自建校以来,就不断赋予校名新的内涵。1928年安徽大学的创建,标志着安徽高等教育的开端。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安徽大学题写校名,更体现了老一辈革命领袖对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殷切期望。199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安徽大学参与到国家“211工程”建设的行列中,安徽大学不负众望,经过多年的飞速发展,成为了安徽高等院校的“排头兵”和安徽高等教育战线的旗帜。2005年底,安徽省省长王金山专程视察安徽大学时强
4、调指出,安徽大学是安徽的大学,办好安徽大学是安徽的大事,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责任。 安徽大学校徽 安徽大学校徽原制定于80年代后期。校徽总体上为圆形,中心图案系学校教学主楼的变形、“1928”系学校创建年份,象征学校的历史;“安徽大学”中英文文字分别呈弧状围绕中心图案上下。2003年9月,安徽大学启用了由艺术系教师设计的新的校徽图案。本着连续、稳重、现代和简洁的原则,新校徽保持了原校徽的圆形构图(取“通达”、“圆通”之意),保留了原校徽使用的毛泽东手书校名,校名的英文译名及建校时间,还保留了学校重建后教学主楼这一标志性建筑作为构
5、图主体,并作适当变形,使其既保持原有的纵深、重叠、延展等基本特点,又与新建磬苑校区的主体建筑群由东向西眺望之景观相似,以示新老校区文化一脉相承,楼的外形像书、像皇冠,楼前加上一组半圆形树冠,更显高大、深远而生机盎然。 安徽大学校训 至诚至坚博学笃行此8字中,有6字出自《礼记·中庸》。“至诚”是传统儒家的最高道德境界;“博学”“笃行”则被注为“诚之目”,是达到“至诚”境界的行为指南。“至坚”2字提炼自学校乃至时代对人的品格要求,同是达到“至诚”境界不可或缺的意志力因素。就今天来说,“至诚至坚”是指以诚实、诚信和坚毅、坚定为目标的人
6、生修养过程,可视为对人“德”的要求;“博学笃行”是指以渊博、深厚和笃实、诚笃为指标的学行态度,可视为对人“才”的要求。“至诚至坚,博学笃行”8字联系起来解读,虽不外乎“德才兼备”的意思,但通过对“诚”“坚”“博”“笃”的强调,突出了对学习目的实践和对人成才的道德要求。安徽大学校训制定于1996年底。1998年,学校在筹办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邀请中国当代佛学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了校训。 安徽大学校歌 安徽大学校歌1933创作,由安徽大学校长程演生先生作词,上海国立音专(上海音乐学院前身)萧友梅先生作曲。该曲为
7、G大调的四部合唱曲,原为32拍子,曲风质朴而庄重,与歌词的配合相得益彰。此曲已被收录在上海音乐学院陈聆群教授和洛琴教授共同编纂的《萧友梅全集》音乐作品卷(第二卷)中。该作品集已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安徽大学校歌在制作过程中制作了两个合唱版本,短版依照萧友梅先生原曲制作,长版在萧友梅先生原作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中段,由安大艺术学院进行了再创作,增加了三个声部。词作者“程演生”先生像曲作者“萧友梅”先生像安徽大学校歌时间长度1分18秒,结构为aa两段体。主要用于学校正式会议、庆典、重大活动的升旗、礼仪演奏,也可以用
8、作合唱短版的伴奏音乐。时间长度3分48秒,长版在萧友梅先生原作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中段,结构为ABA1复三部结构。B段由艺术学院进行了再创作,增加的中段是在萧友梅先生的原作基础上,根据作曲家和声布局进行的提炼与编配,风格上与原曲统一。B段共三个声部,分别为一个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