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42666
大小:489.3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15
《有机蔬菜_豆类生产技术规程_汪李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有机蔬菜2013.13JOURNALOFCHANGJIANGVEGETABLES特约栏目主持:汪李平男,博士,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蔬菜学系副主任,《中国瓜菜》、《长江蔬菜》编委。湖北省农业科技入户蔬菜作物组专家,武汉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导专家,湖北省仙洪试验区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顾问,湖北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湖北省蔬菜标准园创建专家指导组成员。主要从事蔬菜栽培生理、设施园艺、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有机园艺等的教学、科研及技术推广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省、市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湖北省、武汉市科
2、技进步二、三等奖6项,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编写专著5部,参编教材7本。有机蔬菜——豆类生产技术规程汪李平周国林刘义满豆类蔬菜是指以嫩荚果、嫩豆粒及豆芽等供食用的豆科植物。我国栽培的豆类蔬菜主要包括豇豆、菜豆、菜用大豆(毛豆)、扁豆、刀豆、四棱豆、莱豆、绿豆、蚕豆、豌豆等。豆类蔬菜中,蚕豆和豌豆为长日照植物,适于冷凉的环境条件,比较耐寒,长江流域可露地越冬;其他豆类蔬菜则属于短日照植物,喜温或耐热,很多品种对光照长短的要求不很严格,但是幼苗期有短日照,能促进花芽分化。豆类蔬菜都比较耐旱,较低的土壤
3、湿度除适于根瘤菌生活外,也符合豆类蔬菜生长发育的需要。豆类的种子富含蛋白质,播种后水分过多,容易腐败而丧失发芽能力,因此早春露地播种最好干籽播种。开花前水分过多,容易引起茎叶徒长和减少花芽分化。开花和结荚时雨水多或土壤湿度大,又容易造成落花落荚。豆类蔬菜以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林业科技支撑(2011BAD38B07),湖北省教育厅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C201000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华中农业大学新农村建设研究课题2011xnc10)汪李平,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湖北武汉,430
4、070,E-mail:hzauwang@163.com周国林,刘义满,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收稿日期:2013-06-06嫩豆荚或豆粒供食,又由于根瘤菌的作用,对氮素营养需要较少而需要较多的磷和钾素营养。但也因种类和品种不同而有所不同,以采收嫩豆荚或根瘤不发达的豆类蔬菜生长前期根瘤菌固氮能力较低,则仍需较多的氮素营养,以采收老熟豆粒的则可供应少点氮素营养,多供应磷和钾素营养。根瘤菌生长要求土壤中有较多的有机质,所以在有机蔬菜基地,大量施入的有机肥料,会增进根瘤菌的发育。豆类蔬菜多为自花授粉,天然杂交的
5、可能性很少,所以留种比较方便,有机蔬菜基地应在豆科蔬菜上优先考虑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有机蔬菜种子生产计划,尤其在进行有机芽苗菜生产时更应采用本基地生产的有机蔬菜种子。长江流域普遍栽培的豆类蔬菜主要有豇豆、菜豆、毛豆、扁豆、蚕豆以及豌豆,可采取露地栽培与设施栽培相结合,实现周年供应,因此豆类蔬菜在有机蔬菜周年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如长江流域有机蔬菜基地在4月初便有蚕豆、豌豆上市,5月有菜豆开始上市,到炎热的夏季叶菜缺乏时,有豇豆、毛豆、扁豆等供应,秋季仍有菜豆、毛豆、豇豆、扁豆等供应,其中扁豆一直可供应到
6、10~11月,此外,还可随时有黄豆芽、绿豆芽、豌豆苗、蚕豆苗上市,因此豆类蔬菜也是有机蔬菜栽培的主要种类。-5-JOURNALOFCHANGJIANGVEGETABLES1园地要求垦的、撂荒36个月以上的或有充分证据证明36个1.1环境条件有机豆类蔬菜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距离公路主干线的垂直距离不少于500m,而且地形开阔、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土壤pH值5.6~7.5。要求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排灌便利。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
7、618-2008中的二级标准,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中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1.2缓冲带缓冲带为在有机和常规地块之间有目的设置月以上未使用GB/T19630-2011所列出的禁用物质的地块,也应经过至少12个月的转换期。1.4基础设施有机豆类蔬菜生产基地应具备农资存放、育苗设施、产品检测、采后处理等功能区,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水、电、路设施配套,确保涝能排、旱能灌、主干道硬化,且应统一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布局。1.5塑料大棚塑料大棚按照合理轴线方
8、程设计建造,坚固耐用、性能优良、经济实用。长江流域宜选用跨度6~8m的镀锌钢管塑料大棚。有机豆类蔬菜生产基地内塑料大棚等保护地面积应不少于20%。的、可明确界定的用来限制或阻挡临近田块禁用物2栽培管理要求质漂移的过渡区域。有机豆类蔬菜生产要求产地四周设置宽度不少于8m的缓冲带。缓冲带可以是道路(不属于交通要道)、林带、河流、沟渠、围墙、藩篱等有形的物理障碍物形成的隔离带。1.3转换期转换期为从按照GB/T19630-2011开始管理至生产单元和产品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