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探析

定西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探析

ID:22420936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9

定西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探析_第1页
定西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探析_第2页
定西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探析_第3页
定西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探析_第4页
定西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定西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定西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探析定西是西北及甘肃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地位重要,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的保障性措施,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对于西北及甘肃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意义重大。定西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对甘肃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该文从定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定西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定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路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植树造林,更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建设生态文明,为定西发展指明了方向,树立了路标,是定西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定西应以生态文明的理念,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夯实生态安全

2、屏障的基础。1定西自然条件及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定西地处黄土高原、甘南高原、陇南山地的交汇地带,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地总面积20330km2,耕地面积52.47万hm2,山坡地约占87%。长期以来,定西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1.1定西自然条件1.1.1地貌特征定西地貌分属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地。北部安定、通渭、陇西、渭源和临洮5县地处黄土高原西南部,以黄土梁、峁沟壑地形为主。南部岷、漳两县地处西秦岭山地北部,以中山、中高山地形为主。整个地势自南向北倾斜,山川梁峁沟谷等多种地形相间分布。1.1.2气候特征南部石质山区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北部黄土梁、峁区属半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515

3、.1mm,且呈南多北少、年内分布不均特征。南部年降水量一般在600mm以上,北部一般在500mm以下,洮河下游谷地最低仅350mm。且61%~75%以局部暴雨、冰雹、雷阵雨的形式集中在6~9月,夏雨占49.9%~54.0%,秋雨占23.8%~27.2%,冬春降水稀少。1.1.3水文特征全市河川径流量15.39×108m3,平均径流深78.3mm。受降雨和下垫面影响,河川径流地区分布南北相差悬殊,南部径流深多在100mm以上,最高迭藏河上游达500mm,北部多在50mm以下,最低洮河、关川河下游河谷仅10mm左右,高低比值达50倍之多。1.2定西生态环境建设现状近年来,定西农村工作以新农村建设

4、为主线,突出绿色环保文明卫生的主题,统筹谋划,开拓创新,落实措施,切实解决了农村“脏、乱、差”和各种污染问题,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监管长效机制,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群众生活环境持续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1.2.1生态恶化有效恢复1983年,定西被列入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项目后,以小流域为单元,按照“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底穿靴子”的思路,创造性地运用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实施山水田林路五项并举,从根本上有效根治了水土流失,遏制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到2014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72.65km2,累计兴修梯田32.97万hm2,耕地保有量达66.97万hm2。1.2.2退耕还林显

5、见成效2000年,定西被列入国家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区后,抢抓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三北四期工程的政策机遇,大力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到2014年底,累计退耕还林9.11万hm2、荒山造林12.78万hm2、封山育林0.55万hm2,林地面积达到20.67万hm2,森林覆盖率达12.5%。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林业的生态屏障作用日渐明显。1.2.3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坚持组织集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整修乡村道路,清理乱堆乱放,栽植管护行道树,美化环境。环境整治正在由阶段性治理向经常性保洁转变。县城及部分乡镇成立了专门的环卫队,配备垃圾清运车辆,在街区设置垃圾箱,全天侯不定时

6、进行保洁,保障街区、市场等人口密集场所卫生清洁,并力所能及地广泛应用新环保材料,赋予环境建设新的内涵。2定西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要问题2.1区域环境脆弱南部为石质山区,山峦重叠,河谷深切,山地坡度大(25~35°以上),中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年降水量不大但相对集中,夏雨占年降水量的49.9%~54.0%,秋雨占23.8%~27.2%,冬春降水稀少,加之黄土遇水易分解的特性以及植被稀少、山高坡陡、地形破碎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易损性和不易恢复性,人类对其任何不当的利用都会造成生态环境朝不利的方向发展。2.2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形式主要有水力侵蚀、

7、重力侵蚀、风力侵蚀、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冰冻,最主要的是水力侵蚀。目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16726.6km2,占总土地面积的82.3%;年均土壤侵蚀模数5252t/km2,严重地方达12000t/km2以上;年均流失泥沙8786万t,占全省年入黄泥沙总量5.04亿t的17.4%,占黄河年均输沙量16亿t的5.5%;年均侵蚀地表土3.9mm,随之流失氮、磷、钾养分190多万t。2.3水资源极贫乏定西水资源总量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