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南乡村旅游开发路径探索

渝东南乡村旅游开发路径探索

ID:22420748

大小:71.1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9

渝东南乡村旅游开发路径探索_第1页
渝东南乡村旅游开发路径探索_第2页
渝东南乡村旅游开发路径探索_第3页
渝东南乡村旅游开发路径探索_第4页
渝东南乡村旅游开发路径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渝东南乡村旅游开发路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渝东南乡村旅游开发路径探索摘要:渝东南是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民族特困地区,是重庆统筹城乡发展和改革的重难点。乡村旅游的开发是实现旅游扶贫的关键。文章从渝东南乡村旅游的开发现状出发,归纳梳理制约渝东南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最后从资源整合、项目示范、连片开发、引导客流、树立品牌五个方面探索了一条独具渝东南特色的乡村旅游开发路关键词:乡村旅游;开发路径;渝东南1渝东南乡村旅游的开发现状渝东南是重庆“两翼”中的东南一翼,是重庆唯一集中连片、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包括黔江区、彭水县、酉阳县、武隆县、秀山县和石柱县所辖区域。这一地区涵盖范

2、围广、基础条件差、贫困程度深、经济实力弱,是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和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但同时,正是由于相对割裂封闭的环境让这一地域单元的地质地貌和自然生态极少地受到破坏,也较为完好地保留了土家族和苗族独特的民俗风情。目前,渝东南地区共有乡村旅游重点项目26个,总投资88.89亿元,项目用地191595亩。21个村落被评为重庆市美丽乡村建设市级示范村,另外渝东南地区还有乡村旅游扶贫避暑纳凉村33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4个,中国传统村落8个。渝东南乡村旅游产品类型主要有高山度假型、民俗村镇型、农业景观型、休闲农家型四种类型,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以“农户自营”模式、“政府+

3、农户”模式、“政府+合作社+农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户”模式等四种模式最为典型,空间布局上表现出城镇依附、景区依附、交通依附以及散点分布等特征,总体布局较为分散。2渝东南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2.1资源提炼不足、盲目模仿渝东南虽然拥有大量近乎垄断性的特色资源,但自发式的农家乐开发和景区化的相互模仿,乡村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2]。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在部分地区取得成功后,渝东南大量模仿,最具代表性的武隆木根村“开心农场”和黔江开元村“㈨农场”等均表现平平。在传统民族古村聚落的开发上,渝东南遍地开花。青石板、吊脚楼、木板房、摆手舞、六口茶、西兰卡普是各个民族古村的共性

4、表达,而文化特色却表达生硬,缺乏个性。2.2重点项目少、资金到位率低目前,渝东南一区五县乡村旅游项目投资总计88.89亿,资金到位9.917亿,资金到位率不足11.15%。就大型项目来看,渝东南最大的乡村旅游项目为武陵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合同投资40亿,目前实际资金到位仅1000万。濯水古镇蒲花河旅游假区项目资金到位4亿,为渝东南实际投资额最大项目。相对于重庆市943.57亿的投资总额,渝东南仅占9.4%。2.3扶贫项目多、计划大于市场重庆市政府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扶贫相结合,拨付扶贫基金打造武陵山区和秦巴山区乡村旅游示范带。渝东南的乡村旅游项目大多在这一背景下进行

5、。这些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在空间上分布零散,远离市场,扶贫意义远大于旅游意义。从资金来源上看,项目大多由政府和村民投资,几乎没有公司进驻。因此在政府推动下,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可以勉强解决,建筑物修缮以及旅游功能导入难有资金,经营管理更是大问题[2]。2.4整体形象不够突出,区县形象缺失渝东南“生态民俗旅游带”是根据其特色旅游资源作出的准确定位。但一方面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渝东南乡村旅游的产品体系并未对这一定位构成很好的支撑,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并未成为大部分乡村旅游项目的核心吸引物。另一方面粗放式的开发毁坏了生态民俗资源的原真性,渝东南生态民俗旅游带成为了空架子,内涵

6、缺失。从区县的层面看,渝东南各区县乡村旅游项目雷同,缺乏个性,导致游客的认知模糊。3渝东南乡村旅游的开发路径3.1资源整合选择与客源市场和竞争区域有明显差异的特色资源加以打造。从乡村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来看渝东南独具优势的竞争力资源包括:山丘型旅游地、峡谷段落、岩石洞与岩穴、森林景观、草山草坡景观、特色聚落、传统工艺、地方文化、民间节庆、民间演艺。具体来讲,高山气候、森林、草原、洞穴、冰雪、土苗建筑及其民俗文化是渝东南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首选。同时还需注意季节性资源的选择,平衡旅游客流。因此在挖掘特色资源的同时,需要依托富有旅游意境的资源综合开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形

7、成特色主题。3.2项目示范乡村旅游项目示范开发既有利于推广成功模式经验,也有利于以点带面形成乡村旅游集聚区。示范项目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区位条件较好、资源品质较高、资金实力较强的项目作为示范,政府在基础设施和资金奖励上予以支持。从示范项目的经营模式来看,渝东南应主要选择公司主导开发和“政府+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项目规模层次上大型项目引领,中小型项目兼具。中小型项目可以借鉴彭水县郁山镇玉泉新村的思路,即:“村民探路、政府支持、协会引导、企业投资”逐次开发,在发展中实现提档升级。产业链整合来看,可以鼓励实力雄厚的重点项目企业进行乡村旅游全产业链的开发整合,将农业和旅游业

8、的业态有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