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印政发〔2009〕5号

铜印政发〔2009〕5号

ID:22403625

大小:64.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0-29

铜印政发〔2009〕5号_第1页
铜印政发〔2009〕5号_第2页
铜印政发〔2009〕5号_第3页
铜印政发〔2009〕5号_第4页
铜印政发〔2009〕5号_第5页
资源描述:

《铜印政发〔2009〕5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铜印政发〔2009〕5号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关于批转铜川市印台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拟定的《铜川市印台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按照《预案》中提出的职责任务和要求,扎扎实实抓好落实,积极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00九年四月十五日23铜川市印台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铜川市印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第一章总则一、山洪灾害是指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灾害。为了有效防御山洪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

2、安全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减少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按照国家防汛办《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结合本区域实际,特制定本预案。二、本预案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和《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以及《铜川市老市区防洪预案》等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规定。三、山洪灾害防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的原则。四、山洪灾害防御实行各级行政首长

3、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管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23五、本预案适用于区域内重大山洪灾害抢险救灾工作的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办事处辖区山洪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按照经区人民政府批准的,乡镇、街道办事处编制的辖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组织实施。第二章区域基本情况一、自然情况1、地理位置铜川市印台区地处渭北高塬北部的低中山区边缘,位于东经108°51’~109°27’,北纬35°51’~35°22’之间,北与宜君、黄陵,西南与王益区、耀州区,东与白水、蒲城,东南与富平相邻。2、地形、地貌、地质特征与地层岩性本区域地形复杂,地势北高南低

4、,形成了梁、峁、山、川的地貌特征,分为北部土石山区,中部梁峁残原,东南部丘陵沟壑三种地貌形态。北部土石山区,主要为中生界基岩山地,山势陡峻,河谷深切,基岩露头广泛,土薄石厚,山坡坡度多在25°—35°,海拔960—1671m,植被良好,属轻度水土流失,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区;中部梁峁残原区,主要为下伏基岩的更新流黄土,厚度大,原面坡度多在5°—10°,植被不良,黄土冲沟发育,属中度水土流失,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东南部丘陵沟壑区,沟坡坡度多在15°—30°,植被不良,属中度水土流失,为水土保持重点监督区。3、气候特征23本区域属暖温带大

5、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冷暖变幅较大,冬季寒冷,春季干旱,夏季多雨,秋季多连阴雨,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差异明显,自南向北逐渐增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342.2小时,年平均总辐射量126.54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为182天,年平均气温10.6℃,年极端最高气温37.7℃,极端最低气温-20.1℃,最大冻土层54厘米,年平均风速2.2m/s,最大风速2.8m/s。4、水文区域内年平均降水量650.9mm,年最大降水量747.9mm,年最小降水量415.7mm,降水集中在汛期7—9月,占年总降水量的54.8%,多年平均径流深54.

6、8mm,总径流量7024.99万m3,其中本区域自产径流量3434.86万m3。5、河流本区域跨洛河、渭河两个水系,以凤凰山—庙山—周陵—军台岭一线为界,西部属渭河水系,主要有漆水河,发源于区内金锁关的崾山佥,自北向南经金锁关、印台、城关并贯穿市区,漆水河主要支流有马杓沟、雷家沟支流,东部属洛河水系,主要流动有白水河支流阿庄河、红土河和广阳河,除阿庄河发源于宜君县外,其余均发源于我区。6、暴雨洪水特征本区域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多变的气候,暴雨洪水呈现是暴雨突发性强,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历时短,强度大,汇流快,短时间形成径流,有“雨落峰至”

7、23之说,洪水传播时间短,水势猛,暴涨暴落,造成堤防水毁,淹没农田,水土流失,库塘淤积,同时易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危及人民群众安全。二、经济社会情况铜川市印台区总土地面积629.54km2,其中耕地面积10436.1公顷,全区辖七镇两乡两个街道办事处,107个行政村,385个村民小组,22个社区,总人口231267人,其中城镇人口136275人,农村人口94992人。2008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2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08亿元,第二产业21.22亿元,第三产业8.95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0637.59元,农民人

8、均纯收入312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333万元,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2.17亿元。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预测(2010年)2010年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0.83亿元,年均增长13%,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