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规模与风险控制关系研究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规模与风险控制关系研究

ID:22391622

大小:49.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0-29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规模与风险控制关系研究_第1页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规模与风险控制关系研究_第2页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规模与风险控制关系研究_第3页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规模与风险控制关系研究_第4页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规模与风险控制关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规模与风险控制关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规模与风险控制关系研究    摘要: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为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应运而生,但其发展面临着信用、流动性等多方面风险。如何科学地进行风险控制是其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18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为例,以贷款规模为核心解释变量,以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为被解释变量,运用随机影响变截距模型分析规模对风险控制的影响。研究发现:信用风险与规模呈U形关系;流动性风险与规模呈倒U形关系。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随机影响变截距模型;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

2、(2017)06-0026-09  一、引言  我国农村金融资金供不应求的问题仍然严峻,并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型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应运而生。新型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主要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农村资金互助社,它是由银监会主导的正式金融组织,工商登记为企业法人;第二种是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它由地方政府农经管理部门主导,民政部门登记为民办非企业组织;第三种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的信用合作;第四种是扶贫资金互助合作社,由扶贫部门主导,部分股金来自国家扶贫资金。本研究以上述第二种类型为研究对象,是由县级政府、农办审批,在县级民政部门登记的农民资金互

3、助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它将市场主要定位为“三农”市场中的低端市场,具有地域性、合作性、互助性的特征。它解决了正规的金融机构对单个农户贷款利率高、手续烦琐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满足农民短期资金需求。  自2006年12月银监会出台有关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准入新政后,全国各地相继开展卓有成效的试点工作,江苏省是中国最早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的省份。截至2012年9月末,江苏省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数量分别达到了453家和46家,试点的农村资金互助社于2011年末就已经达到266家。近年来,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是质量却参差不齐,并涌现

4、出许多未建立规范监管制度、无明确法律依据的非正规互助社。截至2015年,全国非正规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数量已超过5000家。伴随着农村资金互助社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大,潜在的风险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近三年各地农村资金互助社陆续发生挤兑甚至倒闭事件,更是让人们意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规模既影响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服务能力,也影响其风险和经济效益。农村资金互助社究竟是不是规模越大越有利?其规模与风险究竟存在何种关系?如何选择合理的发展规模并科学有效地进行风险控制?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风险控制综述  

5、和(1964)最早对风险控制进行确切定义,他们认为风险控制是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控制,是以最低的成本?⒎缦沾?来的损失降至最低的管理方法。在对金融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的基础上,采取必要手段来控制和处置风险以降低或避免损失是金融风险控制的最终目标。  1.风险识别。申万春(2008)认为我国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面临的困境是资金互助市场主体地位不足、资金来源有限、专业人才短缺和偏离互助方向。李明贤(2008)认为农村资金互助社除了要继续加强防范贷款的信用风险外,还要注意防范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王建英和王秀芳(2009)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的实际情况出发,

6、系统分析其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风险的特征包括: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操作风险高;规模较小、管理机制不完善、内控风险较大;面向“三农”,信用风险高;法律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管压力大;受政府扶持力度等因素影响大、政策风险高;经营成本较高且部分机构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盈利风险大。陈娟(2009)在对京郊农民资金互助社的性质和风险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农村资金互助社因其性质与其他金融机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风险,具体表现为:信用风险、资金可持续性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风险。王慧颖(2014)通过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得出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风险主

7、要是流动性风险、自然市场风险和融资方式风险,资金短缺以及贷款过程中自然、市场等不确定因素成为其主要障碍。  可以看出,以上学者将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面临的主要风险表现归纳为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2.风险成因。温泉(2016)认为贷款审批操作程序不严格、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抵押品估值偏高等都会导致农村金融机构产生信用风险。很多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不限制贷款用途,导致一部分资金流入非生产型甚至高风险的领域。马惠艳和李英(2011)、麻勇爱(2011)认为由于农业是弱质性产业,生产周期长、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大、收益低等容易导致农村资金互助社面临信用风险。除

8、此之外,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担保方式多是人情信用与契约信用的结合,基本上没有实物担保,这更增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