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390103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城市形象的四维定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城市形象的四维定位摘要: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无形资产,城市形象打造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赣州城市营销者应立足于赣州市的具体情况,在对赣州市资源优势与特色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对赣州市的城市形象进行“质”、“量”、“向”、“形”的四维定位,以帮助赣州找到营销城市的准确路径和方式。 关键词:赣州;城市形象;定位 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看法、观念和印象的综合,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广义的城市形象不仅指主要通过视觉识别的城市物质形态,即城市的“形”(狭义的形象),同时也包涵理念识别和行为识别的城市行为与精神,即城市的“质”(功能)、“量”(规模)
2、和“向”(产业)。城市形象定位是指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的目标指向,其实质是对城市形象建设的方向和城市产品进行定位。城市形象定位要从城市的功能和性质(质)、城市规模(量)、城市产业结构(向),特别是要从反映具体城市历史文化和特色的文物古迹等形象要素和资源条件(形)出发,充分体现城市形象的视觉识别、行为识别和理念识别三个特点,遵循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注重其整体风貌特色及前瞻性。 1赣州城市功能(质)定位——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第一城 城市形象是城市功能在城市外部形态上的特征表现,根据城市功能对城市形象进行定位是最主要的一个途径。城市功能定位的核心任务就是确
3、定城市的主要功能,从而塑造城市的形象品牌。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转移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产业转移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转移,前者指的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后者指的是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近年来,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珠闽”地区相继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劳动力成本和土地价格迅速上升,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和技术升级,扩大发展空间,提升在全国和全球的竞争地位,必须将劳动密集型和占用土地资源相对较多的工业项目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赣州
4、恰好具有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区位优势和条件。赣州地处江西省南部,东临福建,南接广东,西靠湖南,辖18个县(市、区)和一个国家级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是沟通长三角、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重要枢纽,是东南沿海地区通往中西部地区的第一站,是商务部提出“万商西进”工程的“桥头堡”。为抢先构建产业承接转移高地,赣州应着力打造香港产业园、赣州出口加工区、赣州市综合物流园区、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分工协作、产业集聚、错位发展、生态环保的发展格局;同时,应不断出台一系列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降低企业商务成本,营造竞争优势,以
5、实现赣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第一城”的功能。 2赣州城市规模(量)定位——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中心大都市 城市规模定位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来确定城市的大、中、小。 经济学理论表明,200公里半径将崛起一座特大城市,50公里半径将建成一座中小城市。以赣州为中心,以200公里半径画圆的10万平方公里近2000万人口区域内,目前尚无一座特大城市,形成经济“塌陷区”。赣州构建特大城市,是大势所趋和战略抉择。从国内发展环境看,赣州北有长三角经济区、东有海西经济区、南有泛珠三角经济区、西有长株潭经济区,四大经济区都把赣州列入其腹地范围,但其核心区
6、域对赣州均难以带来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只有加快形成特大城市,赣州的发展才能避免被四大经济区“边缘化”的可能。从城市自身发展要求看,赣州城市规模、人口数量等在全省及周边地市中均位居前列,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只有加快建设特大城市,方能在周边地市竞争中立于不败。把赣州打造成特大城市,不仅可实现区域经济对接和覆盖,还可优化江西城镇体系格局,带动全省崛起。为了顺应城市化发展的大趋势,赣州应围绕山水园林、低碳生态、宜居宜业城市目标,不断完善便民服务公共设施;着眼于优化道路X络布局提高路X密度、提升线路等级,共同构筑“布局协调、衔接顺畅、优势互补、四通八达”的现
7、代化立体交通X络和综合运输体系,从而把赣州打造成中心城区200至300平方公里、人口200万至300万的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中心大都市。 3赣州城市产业结构(向)定位——工业主导产业、农业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 城市产业定位是指某一城市根据自身具有的综合优势和独特优势、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各产业的运行特点,合理地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确定本城市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基础产业。赣州要加快发展,必须以工业新型化、农业生态化、服务业现代化为重点,推进工业主导产业、农业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叠加互动、协调发展,逐步形成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