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产业转型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ID:22389852

大小:8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8

产业转型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第1页
产业转型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第2页
产业转型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第3页
产业转型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第4页
产业转型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业转型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产业转型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摘要:实现产业的迅速、准确转型是我国适应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广泛参与世界经济的迫切需要。通过对几个发达国家及地区二战后产业转型的历史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国情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一等原因,各国产业转型的进程、特点与后续效应有着明显的不同,它们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确定我国工业化阶段产业转型的方向、时机及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关键词:产业转型;国际比较;启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制定产业转型战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随着改革开放的

2、不断深入和参与世界经济的深度不断增强,我国的产业转型也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时期。如何适应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并及时、准确地制定产业转型战略,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比较和分析几个发达国家和地区二战后产业转型的历史及特点,为确定我国工业化阶段产业转型的方向及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一、产业和产业转型的内涵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一般把产业界定为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上具有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KevinCrowston与MicheaID.Myers(XX)认为,从不同视角来看

3、产业的定义也是不同的:在经济视角下,产业往往被定义为一系列相互竞争的企业组合;在制度视角下,产业被看作是管理生产和某些商品交换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它所界定的产业既包括一系列提供竞争品的企业,也包括对竞争进行限制的规章制度;在社会和文化视角下,产业往往被看作是一系列的社会、组织和文化关系,是由享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和产业归属感的利益相关者所在的一系列公司或组织构成的社会团体。国外文献中所说的产业转型通常是指产业界限的改变、产业结构的改变或竞争基础的改变。在我国,有些学者认为产业转型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产业类型的转变,即企业从原来的产业经营转移到现在的产业经营

4、,进入一个新的业务领域(吴利华,XX);第二是指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于立、孟稻等,XX)。还有学者认为产业转型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根据国际和国内经济、科技等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特定的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措施对其现存产业结构的各个方面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调整,这是较为宏观层面上的产业转型,它主要着眼于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调整和优化。本文所讨论的产业转型就是指最后—种情况。二、二战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型(一)美国的“创新型”产业转型二战结束前,美国的产业转型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是世界第一工业强国。二战结束后,为了保证战后国内产业、特别是

5、工业不因外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视而遭受到出口市场方面的打击,美国进一步推行经济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政策。从战后至60年代末,美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对美国的经济转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国产品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产出增加,使美国制造业的生产率和产量上升,工业内部,包括制造生产资料和汽车、电视机等耐用消费品的重工业比重超过了轻工业。这些都为国内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新一轮产业转型提供了经济技术前提。20世纪70年代起,由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美国在世界产业分工和贸易结构中的地位受到巨大竞争和挑战。1972年至19

6、82年间,美国进口汽车占国内市场销售的比率从8%上升到20%,而钢铁、一般机床、纺织服装、家用电器产品的进口就更加突出。这又推进了美国产业转型的进程。70年代至80年代,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这类产业在美国产业结构中的地位持续上升,而美国相对传统一些的产业(如钢铁、汽车等)在国内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仍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传统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传统工序向国外迁移的趋势十分明显。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经历了20多年严峻的开放竞争压力后,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改造、服务业高素质扩张等在内的新一轮转型逐渐完成。美国

7、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率有了较大提高。美国产业竞争力,尤其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恢复和提高得很快,个人计算机和计算机软件产业在世界市场占有率方面都位居第一。并且通过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美国传统产业衰退势头得到了扭转,重新夺回了在半导体、汽车等领域的竞争优势。美国产业转型具有先导性的特征,它及时抓住转型时机,率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使其产业结构更趋先进,经济增长更富后劲。(二)日本的“跟进型”产业转型曰本的重化工业发展较早,在二战前,其产业结构向重化工业转型就有了一定的基础。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曾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于

8、1947年以差价补贴制度和复兴金融公库贷款为杆杠,实行重点发展煤、钢生产的倾斜生产方式,工业生产指数到19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