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格什温音乐创作特点及《蓝色狂想曲》的产生背景

乔治·格什温音乐创作特点及《蓝色狂想曲》的产生背景

ID:22385592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乔治·格什温音乐创作特点及《蓝色狂想曲》的产生背景_第1页
乔治·格什温音乐创作特点及《蓝色狂想曲》的产生背景_第2页
乔治·格什温音乐创作特点及《蓝色狂想曲》的产生背景_第3页
乔治·格什温音乐创作特点及《蓝色狂想曲》的产生背景_第4页
乔治·格什温音乐创作特点及《蓝色狂想曲》的产生背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乔治·格什温音乐创作特点及《蓝色狂想曲》的产生背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乔治·格什温音乐创作特点及《蓝色狂想曲》的产生背景:乔治·格什温的音乐创作多采用黑人民间音乐元素和爵士因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蓝色狂想曲》、《F大调钢琴协奏曲》等诸多被世人公认的杰出作品,对于格什温而言,具有非常特殊地位和意义的作品,无疑是《蓝色狂想曲》。《蓝色狂想曲》使得爵士乐自此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全新的演绎形势和内容使得爵士乐成为世界交响乐中的具有极高地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将爵士音乐搬上艺术舞台的第一部成功之作。  关键词:乔治·格什温;《蓝色狂想曲》;特点;背

2、景  《蓝色狂想曲》是1924年美国作曲家格什温发表的一部交响曲,是一部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而写的类似单乐章的协奏作品,它融合了古典音乐的原理以及爵士的元素,其中主题的即兴式表达同交响式的发展有机的结合一起,黑人布鲁斯音乐的调式及和声因素、爵士音乐的强烈切分节奏和滑音效果,都赋予这部构思独特的作品一种与众不同的色彩。乔治·格什温是美国最具代表性、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是美国音乐界最突出、最具天分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无论在百老汇的舞台上还是高雅的音乐厅里,他都获得很大的成功。  一、乔治·格什温及音乐创作特点 

3、 (一)关于乔治·格什温  乔治·格什温,1898年9月26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其父母都是俄籍犹太人。格什温自小就特别喜爱音乐,经常聆听古典音乐,他的父母为他聘请了钢琴老师教授钢琴,格什温的老师预言:他总有一天要崭露头角的,这个孩子毫无疑问是个天才。”格什温在这位好老师的引导下,努力学习,使一切都为自己的音乐所用。  (二)乔治·格什温的音乐创作特点  乔治·格什温是百老汇有史以来最为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对于音乐和戏剧的把握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通俗音乐”创作时期,格什温天才的创造力、传统的音乐创

4、作丝毫没有影响到格什温独有的想象力,他将音乐剧推向了一个时代新的高峰,也为世界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丰富了世界音乐的创作形式和内容以及创作思想。  二、《蓝色狂想曲》产生的历史背景  上世纪20年代,怀特曼请格什温为其谱写一首钢琴协奏曲,格什温将爵士乐与交响乐进行结构性的融合与在创作,便有了后来扬名世界的《蓝色狂想曲》。在表演过程中,单簧管对于爵士风格滑音的演绎,使得听众获得了较之以往的音乐形式更多的活力体现,具有极强的穿透感和心灵震撼感,所以才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其中所暗涵的美国音乐元素和节律也是其主要特

5、色之一。  (一)美国音乐产生的历史背景  美国音乐经过长期的发展,到二十世纪初才具备独特约美国风格,并取得了与西方各国音乐文化同样重要的地位。在此之前,美国境内存在着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各个民族或种族的音乐,也存在着欧洲音乐家从欧洲各国带来的专业音乐。它们之间经过长时期的相互影响、融合,促进了美国音乐的形成和发展。  远在十六世纪,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将婚丧、作战动员及劳动等用以丰富的歌唱来进行演绎,特别是打击乐的动感伴奏,使得单调的音节音调成为独有的表现形式,在后来各种类型的音乐创作和表演中获得了极大借鉴,特别

6、是非洲黑人在北美洲的增多,使得非洲音乐给美国音乐带来了更加动人的节奏曲调。  时至十九世纪初叶,随着殖民活动的加速为北美洲大陆带来了更多欧洲音乐的要素,促使美国人既有的音乐诉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尤其是一代又一代新的音乐人把美国音乐带入了全新的展现形态中。而上世纪以来,美国音乐的风格特点逐渐得以独立形成和呈现,特别是到了上世纪中叶,美国音乐至少在交响乐这一领域,赢得了与欧洲各国音乐不相上下的地位。  (二)二十世纪初期美国的音乐特点  自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以后,美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社会矛盾得以深刻展现,在艺术

7、、文学、文化等领域的矛盾恰恰使得美国的艺术教育更加专业化和专门化,学科专业的发展带来了专门院校的兴起,很多著名的歌剧院和音乐厅就是那个时候的产物。很长一个时期,美国音乐对于欧洲音乐都是一味的模仿,到了上世纪之初,他们逐渐意识到国家和民主觉醒的重要性,独立的社会思潮促使美国音乐逐渐获得尊重和快速发展,最终促成了爵士乐走向了全世界的大舞台。  通俗音乐无疑是美国音乐引领世界的重要组:乔治·格什温的音乐创作多采用黑人民间音乐元素和爵士因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蓝色狂想曲》、《F大调钢琴协

8、奏曲》等诸多被世人公认的杰出作品,对于格什温而言,具有非常特殊地位和意义的作品,无疑是《蓝色狂想曲》。《蓝色狂想曲》使得爵士乐自此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全新的演绎形势和内容使得爵士乐成为世界交响乐中的具有极高地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将爵士音乐搬上艺术舞台的第一部成功之作。  关键词:乔治·格什温;《蓝色狂想曲》;特点;背景  《蓝色狂想曲》是1924年美国作曲家格什温发表的一部交响曲,是一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