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374944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补偿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补偿研究----特殊教育论文-->导论在当今世界全球化发展进程中,无论世界各国地理、历史、语言、文化等存在何种差异,各国在寻求人类社会民主、平等、公正的目标永久不变。同时,在追求教育公平过程中,各国政府也纷纷进行一系列积极的教育变革,这些教育变革是实现教育公平通往社会公正的出发点,是实现一切民主与公平的起点。在1948年12月,第三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它成为人权确立平等与自由的基准。在宣言第一条中明确声明:“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人生而平等,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享有平等权利,必然要求每个教育对象在受教育权利上也享有公正与平等
2、的对待。教育对象是不应受政治、经济、社会地位、民族、种族、肤色、信仰、残疾、性别差异等限制的人,为实现教育公平则需要教育对象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弱势儿童或有残疾的特殊儿童与其他儿童同样享有教育权、生存权与发展权等,学前特殊儿童具有与普通学前儿童同样接受早期教育的权利。与此同时,学前特殊儿童接受教育常常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是衡量社会公正与教育公平的起点与基础。为实现受教育者的平等权利,必须使最少受益者获得最大利益以充分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提高弱势群体的教育质量,使其在教育资源配置中享有同等份额,以实现教育利益的同等化。.........第一章学前特殊儿童教
3、育补偿的历史沿革一、国外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补偿的历史发展进程人类发展第一阶段是原始社会,自有人类存在以来,儿童就随着社会的动荡、内战频繁、生产力低下、文化欠发达等不利环境中存在着各种生存与发展的危机,众多儿童在出生或存活过程中不断夭折与存在各种残疾等生命状态。西方国家随着基督教形成与发展,对特殊儿童生存与发展表现出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早期的基督教各教派都反对苦难与不平等,形成初步的慈幼观念,中世纪出现修道院以及收容院、救济院等救助与收养很多特殊儿童,在某些做法上表现出对特殊儿童想要进行适当教育的愿望。一些神父收容有残疾的乞丐与弃婴,对特殊儿童表现出仁爱的救助与收养形
4、式的宗教行为。这种仁慈的现象表明古代西方由弑杀、残害向帮助、救济收养与养育特殊儿童的方向发生着转变。另一方面,宗教色彩继续加剧虐待与蹂躏特殊儿童及学前特殊儿童,宗教慈善思想显现是引起学前特殊儿童改变生存状态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早期基督教神父们对特殊儿童存在处于模棱两可的态度,他们认为“信仰是通过听觉获得的”,①这就意味着有听力障碍的学前特殊儿童是不会对基督教产生信仰,上帝也就不能接受与帮助他们。但对于有轻度智力障碍或视力障碍的特殊儿童,神父则认为他们是可以通过上帝进行抚慰和收养。在当时社会政治制度中,教会思想起着重要的主宰作用,其中部分特殊儿童得到一定收养与救助。二、我
5、国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补偿的历史发展进程通过梳理国外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补偿的发展历程,从而分析我国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补偿的形成与发展。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从原始社会到鸦片战争的古代,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近代,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迅猛发展与迎来的21世纪现代化与国际化新中国。在这样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学前特殊教育也同中国古老历史一样经历漫长发展过程。在我国古代儒家慈善救助思想演进中,最初残疾儿童生存与教育境况相对较好,但就总体而言残疾人命运仍十分坎坷心酸。第三章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补偿的理论基础....................86一、诺丁斯
6、关怀教育理论.................................86第四章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补偿的个案分析...................106一、研究设计..............................106(一)研究方法的选择........................106(二)研究对象的选取...............................109(三)资料................................112(四)研究者角色定位..................113(五)研究中的伦理道德....
7、..........113二、个案分析.....................114第五章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补偿的改进策略..............161一、提高学前特殊教育机构中教育补偿的质量..................161第五章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补偿的改进策略一、提高学前特殊教育机构中教育补偿的质量当代特殊教育的发展进程已从隔离教育逐步迈进融合教育的发展趋势,不同教育理念背景的更替导致教育模式也随之变化。教育模式从宏观角度分为教育管理模式、教育安置模式与教育实践模式。不论单元式的教育管理还是医教结合的教育实践或是家庭安置与社区安置等多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