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番寒彻骨 争得梅花扑鼻香 .

不是一番寒彻骨 争得梅花扑鼻香 .

ID:22373522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不是一番寒彻骨 争得梅花扑鼻香 ._第1页
不是一番寒彻骨 争得梅花扑鼻香 ._第2页
不是一番寒彻骨 争得梅花扑鼻香 ._第3页
不是一番寒彻骨 争得梅花扑鼻香 ._第4页
不是一番寒彻骨 争得梅花扑鼻香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是一番寒彻骨 争得梅花扑鼻香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是一番寒彻骨 争得梅花扑鼻香.——我眼中的荆鹏举老师“讲平凡的故事,展现不平凡的人生。”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荆鹏举教授,虽是高等教育队伍中的普通一员,但他简单而波折的人生经历,却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值得讲述……在校园里的荆鹏举先生形象再平常不过,戴着一副眼镜,穿着浅灰色的衣裳,熟悉的人都知道他:性格内敛含蓄,为人厚道朴实,办事认真踏实,这似乎可用“平平淡淡”来概括。但细细研读他近年创作的一批水墨人物画,无论是挑果篮的苗族姑娘,待渔归的惠安少女,还是背娃娃的侗族少妇,敬佛的傣族姑娘,都是那么朴素、大方、灵动、

2、鲜活,充满无限的生命力,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激情。他创造的这些艺术形象与他生命融为一体,从另一侧面抒写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让人真实和完整地认识了荆鹏举。沐浴风雨砥砺人生荆鹏举先生出生于山东一个普通人家,在困难中长大,却自强不息。1963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68年毕业于装潢美术系,时值“文革”,他的命运不可避免地受到那个时代的影响。他响应号召下了基层,被分配到北京电池厂工作,做工会宣传委员的工作。1975年去了电影院画了三年广告,又到文化馆作了四年美术辅导。1984年在一家企业报担任美术编辑。1990年调到北

3、京印刷学院,在包装美术系任教。尽管他工作再三调换,做了一些不情愿的工作,但他从来也未放弃自己喜爱的专业。我最初结识荆先生是在印刷学院的单身宿舍里。他刚搬进来时,乍见到这位“老头”来作室友,我心中不快,也不怎么搭理他。他似乎对此也不在意,有时还“识趣”地躲着我。后来我从别人那里得知,“老头”为人很好,课上得很好,画也很出名,只是因为家离学校很远,还要经常到河北廊坊的东方大学城给学生上课,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申请,才争取到这个床位。听到这些,我很为自己那时不懂事而感到内疚。他尽管教学任务繁重,仍时常以朋友的方式开导尚

4、不成熟的我,让我受益颇多,尤其是他那经历许多挫折和磨练而始终不放弃艺术追求的精神,经常激励着我。他说:“希望大多是在痛苦中孕育着的,尽管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磨练,我始终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绘画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教师使命唯此为大后来,他成为原设计艺术系年龄最大的一位教授,也从不拈轻怕重。他曾有很长时间坚持到东方大学城给新生上课。那时,几乎每天5点多钟起床,骑一段自行车,转乘公共汽车到左安东路倒郊区大巴去廊坊大学城,有时赶不上大巴就得设法蹭车,去改乘河北廊坊的长途车。即使这样,他也从未耽误过上课。他参与构思并实

5、践的构成性素描造型训练方法,赢得学生们的支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他重视教学与创作互动作用,经常亲自带学生们去野外写生,他善于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他教过的学生都称他为“慈祥的长者”。他深刻理解教学相长的意义,年轻人的朝气感染着他,有时也是对他的一种灵感的激发。在书籍装帧展上,听到人家对他的学生的肯定,他心里甜滋滋的。由于他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于近年两度被学校评为“师德先进个人”。艺术追求永无止境荆鹏举在谈到艺术创作时说:“中国画目前正处

6、在多元化状态,步入现代化进程,面临巨大挑战。作为艺术工,作品要有自己的面貌和追求,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他创作的国画,在表现形式上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和现代感。他强调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装饰画和民间艺术)中汲取有益营养去丰富个人创作内涵。传统的中国画(主要指人文画)讲究计白当黑,留出空白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在表现上突出以墨为主、略施淡彩。他的画从传统装饰画中得到启示,在构图饱满中求韵,强调画面的整体构成效果;重视画面中的色彩表现,让画面在色彩的明暗对比和冷暖对比中达到统一,使色彩在对比中达到和谐境界,譬如“

7、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色彩描绘,表达的就是这种艺术效果。“只有深入生活才会发现感人的东西,才能在艺术上创造出感人的意境。”谈起生活与艺术的关系时,荆鹏举回忆起当年在福建、州和云南等地深入生活的情景。在福建惠安地区,渔家女们除养儿育女、操持家务外,还要在石场劳作。她们用双手把石料雕琢成气势恢宏的艺术品,用双肩把巨石不断地抬往工地。她们勤劳、坚毅的品格激发了他的创作《大岞女》的灵感。该作品艺术地再现了渔家女的劳动场面。后来他多次深入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采风。热闹的苗家集市、幽雅的侗族大歌以及诗一样的傣家传说,都让他动情。

8、此后,他便陶醉其中,创作出《侗乡十月》、《傣家风情》等一系列以民族风情为主题的作品。《亻爱尼乡情》、《待渔归》等多部作品入选全国及北京美展,《母子图》曾获全国书画邀请赛一等奖。他始终认为,人生是在不断地磨砺中成长的,艺术是在不断地追求中升华的。他在绘画与艺术上的建树,恰恰体现了他孜孜不倦的追求。他这样要求自己:有了想法,还要有踏实的心理去工作,埋头苦干,才能有所作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