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章笺证

《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章笺证

ID:22364148

大小:5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8

《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章笺证  _第1页
《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章笺证  _第2页
《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章笺证  _第3页
《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章笺证  _第4页
《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章笺证  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章笺证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章笺证内容提要:本文通过综合前人对本章“束脩”一词的理解,认为“年十五”、“束带修饰”、“拜师的礼物”可三说并存,因为入学拜师总是毕恭毕敬,习惯上总得送上一点礼物,而其时正是十五岁左右。“自”系自从之意,“行束脩”构成一个动宾短语,“以上”是以后之意,“诲”当依鲁《论》读作“悔”。作者认为本章体现着孔子强烈的自省精神。关键词:束脩自行以上自省精神对于《〈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一章的解释,治《论语》的学者们长期聚讼纷纭,由于争论的焦点一直集中在对“束脩”一词的训诂上,

2、为获得对它的定诂,人们的视野往往不能超越“束脩”一词,因而忽略了对本章其他语词词义的厘定,或者对其他语词曲为之说,以求合于“束脩”的既定诠释,思考过程中常常存在着方法论上的错误,那就是缺少对整个章句的训释是否符合整部《论语》文本、先秦语用实例和孔子的总体思想的权衡。鉴于此,本文拟在综合前贤对“束脩”一词综合阐释的基础上,求索本章其他语词可能的词义,同时将本章放在《论语》文本和孔子为人及其总体思想上去理解。一、束脩历来对“束脩”一词的解释大略有以下几种:束带修饰;年十五;拜师的礼物。如果细心考索可以发现,几家早期有代表性的注家(值得

3、注意的是,因为他们去古未远,后来各说大抵由此生成或者从中找到佐证)对于“束脩”一词的解释并不象后来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泾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互相承认,同时并存。西汉孔安国《论语注》有云:“束脩,束带脩节。”I然而曹魏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则谓:“言人能奉礼,自行束脩以上,则皆教诲之。”对孔安国这一段话,萧梁皇侃《论语义疏》是这样理解的:“孔注虽不云脩是脯,而意亦不得离脯也。”如此,在孔安国那里,“束脩”兼具动作束带脩节和名词肉脯二义。东汉郑玄《论语注》:“束脩,谓年十五以上也。”II而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则有以下记

4、载:“自……(省略号为缺文,本段中以下省略号仿此)酒脯。十五以上有……经说曰臣无意外之交弟子有束……与人交者当有所教诲以忠信之道也。”壬本有“自行束脩……施遗焉”字样III。根据文中有“酒脯”、“施遗”语词,可知在郑玄眼中,“束脩”又可释为弟子拜师的礼物。如此,在郑玄那里,“束脩”一词又兼具表十五岁年龄和名词肉脯二义。上引孔颖达解释《尚书·秦誓》“如有束脩一介臣”句原文如下:“孔注《论语》以束脩为束带脩节,此亦当然一介谓一心耿介,断断然守善之貌。”而在《礼记·少仪》“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若献人,则陈酒、执脩以将命,亦曰‘乘

5、壶酒、束脩、一犬’”一段的正义中,孔颖达谓“束脩,十脡脯也。酒脯及犬皆可为礼也。”准此,孔颖达之释“束脩”就全与孔安国同,也兼束带修节和肉脯二义。上述孔安国、郑玄、孔颖达于“束脩”一词皆持二解,且其义项互相交叉,看来不能认为这三位大学者皆系模棱两可之辈,也不能简单地从语境上强生分别心,只能看作这三个义项本可相通,事实也正如此:其时持十脡脯去拜师,一般在十五岁左右IV,如孔子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尚书大传》:“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之嫡子,年十三入小学,见小节而践小义,年二十入大学,见大节而践大义。”“余子十五入小学,

6、十八入大学。”要之,不拘泥于十五岁这一年即可。V而弟子行拜师礼之时,自然恭敬有加,必要束带修饰而后可,日久相沿成习,“束脩”遂成为人生特定年龄段的一种仪式或着装,而后又反过来用这种特定年龄段的仪式或着装来指代这个年龄段,汉语中“及笄”、“弱冠”皆此类也。又因表修饰的“修”与表肉脯的“脩”相通,如今本《述而》:“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敦煌出土唐写本《〈论语〉郑氏注》“修”作“脩”VI又如今本《颜渊》:“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其中的“修”字,日本书道博物馆藏敦煌

7、写本《论语郑氏注》也作“脩”VII,上述二字显然系“修”的异体字。又如《孟子·尽心上》“脩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墨子》中“修”多作“脩”。“束脩”于是具有了三种义项,在具体语用过程中,则视使用者的需要或仅取其一,或兼取其二,于是出现纷然杂陈的局面。这就是后世研究者无论执持哪一说都能找到足够例子但又不足以说服持论对方的原因。二、自、行、以上前人于本句解诂,多以解决“束脩”一词为目的,从上述三说中择取其一,然后援引文献以证明,文章也就打住。其实,本句训诂的难点还不仅仅在“束脩”,还有“自”、“行”、“以上”和下文的“诲”字。“自”

8、字在《论语》和与之相先后的其他典籍中无甚深义,除本义“鼻子”、后起义代词“自己”和介词“自从”外也无更多歧义,问题是今人极容易与今天的“自行”相联系,于是解读成如“人洁己以进”VIII之义,似乎于《论语》文本有证。但笔者检索了《周易经传》、《论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