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ID:22363385

大小:3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_第1页
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_第2页
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_第3页
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_第4页
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6日08:00来源:《求是》   期号:2013/08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我要评论字号:【大中小】【打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切科学活动的生命。积极推动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党中央站在时代高度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2、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世界上一些国家相继把建设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确立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我国着手研究制定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并于90年代末正式付诸实施。十几年来,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经历了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到全面创新的不断完备的过程。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纳入到国家创新体系范畴,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指导意义的方针政策。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

3、新体系。  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今后10年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当前,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意识形态领域形势错综复杂,各种思潮此起彼伏,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任务更加艰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面临着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

4、题。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收入分配、社会公平、就业、腐败等问题非常突出,群体性事件频发,社会矛盾凸显,等等。回答和解决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迫切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以创新的思维和视角,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供理论支撑,为党和国家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提供合理建议,为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提供知识基础,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是增强国家软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争夺国际话语权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处于大

5、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纵横捭阖,围绕综合国力、国际秩序、国际市场、地缘政治、发展模式、价值观念等全方位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金融安全、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文化安全等问题十分突出,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遏制战略从未停止实施,一些国家强制推行其社会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对我实施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认真研究、正确阐释、广泛宣传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提升国家话

6、语权和舆论主导权,为党和国家应对国际挑战和风险提供及时有效的建议;迫切需要建立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能够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以前所未有的崭新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进一步扩大我国学术和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吸引力、感召力。  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拓展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必然要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总体布局,国家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国家创新体

7、系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为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个方面创新提供思想条件、理性指导和价值取向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具有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二、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基本内容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涵盖学科体系创新、学术观点创新、科研方法创新等内容的全面创新,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统筹规划、系统推进。  学科体系创新。学科体系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8、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依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规律,完善学科建设机制,优化学科结构,形成具有时代特点、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布局。要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着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重点建设一批能够增强原创能力、推动理论发展的基础学科,一批有较强对策研究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