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富先懒”与劳动观念式微

“未富先懒”与劳动观念式微

ID:22360526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8

“未富先懒”与劳动观念式微_第1页
“未富先懒”与劳动观念式微_第2页
“未富先懒”与劳动观念式微_第3页
“未富先懒”与劳动观念式微_第4页
“未富先懒”与劳动观念式微_第5页
资源描述:

《“未富先懒”与劳动观念式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未富先懒”与劳动观念式微顾骏,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一国内关于“未富先老”的讨论已有许多积累,对“未富先懒”的讨论才刚刚开始。追根溯源,“未富先懒”这个概念来自于日本,脱胎于三浦展写的畅销书《下流社会》。“下流社会”中的“下流”并非“礼崩乐坏”、道德沦丧的意思。按照三浦展的定义,“下流社会”指“现在的年轻一代面临就职难的困境,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加班又成了家常便饭,真可谓苦不堪言。面对职业、婚姻等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不少人宁肯不当事业和家庭的‘中流砥柱’,而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归入‘下流社会’的行列”。敏锐地看到,在少数

2、IT精英和商界名流醉心于高档时髦的都市生活的同时,类似于喜欢在便利店里阅读廉价周刊的“散漫一族”这样的低收入人群正在不断壮大。“下流社会”就指当代消费文化背景下,底层人群放弃了为更高水平的生活而奋斗的意向,“自甘下流”,以过一种安详闲适的日子的现象。显然,对这种个人选择并不存在社会干预的必要,既没有违反法律或道德,也没有损害他人利益,相反,不妨视为堪称明智的自主安排:面对过于激烈的社会竞争,个人有权选择不参与,退守内心的一份宁静。只是从整体经济活力角度考虑,社会才需要反思如何保持个人经济积极性。论及中国“未富先懒

3、”时,同样需要秉持这样的基本立场,“懒”在这里只是一种表达上的方便,不具有任何“道德谴责”的涵义。由于日本社会在“下流社会”成为现实之前,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市民整体经济状况、生活质量和保障水平也已达到相当高度,所以属于“富而后懒”。但在中国,无论国家还是个人都尚未达到富裕程度,为获得闲适生活而放弃物质追求的心态、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却已经开始蔓延,因此被称为“未富先懒”。本世纪初,英国媒体上有专家表示,以其国家已有的财富,假定全国国民从现在起都不干活,坐吃山空,也能保持现有的生活水平50年不变。经过经济高速发展3

4、0多年的中国做得到吗?很明显,“未富先懒”套用了“未富先老”的修辞方式,两者不但在词语形式上高度相似,在内涵上也有共通之处。更令人不安的是,在社会后果上还可能产生负面的叠加效应:一个“未富先老”的社会必定是一个缺乏年轻人的社会,而如果本就紧缺的年轻人中还出现了“未富先懒”的倾向,这个日趋老龄化乃至高龄化的社会还能自我维系吗?“未富先懒”之所以引起各界越来越大的关注,原因就在于此。当下中国的“未富先懒”现象在整个社会层面上都有表现。城市户籍居民中,无论年轻人自己还是其父母,都求安稳、安逸,而怕动荡,工资高些最好,但

5、不会为了多些钱,就冒风险、挑重担,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择业风气。“未富先懒”更显眼地表现在“二代农民工”身上。相对父辈,他们对打工挣钱的兴趣明显下降,而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之心更加强烈。某种程度上,进城不再是财务压迫的结果,而是生活本身的要求。所以,面对企业开出的各种“优厚”条件,他们更关心工作中的“人性状况”:职业本身有没有意思,社会评价如何,是否有助于“开眼界”,休息天有没有保障,等等。年轻人之所以“未富先懒”,首先是因为有了可以“偷懒”的家庭条件。城市里的年轻人如果父母买了多套房子,且结成了门当户对的婚姻,则未来

6、靠出租房屋为生不成问题,“不劳而获”成为现实,谋生动力自然下降。“二代农民工”虽然相对条件差一些,但较之“一代农民工”不知道改善了多少,他们中的大多数不再需要寄大笔钱回家,老人看病、小孩上学、房子修缮都等着这笔钱的状况即便没有完全绝迹,至少不那么迫切了。自己收入自己用,已经成为许多打工者的消费模式。外在压力减轻后,个人选择的余地大了,利弊权衡之下,“自甘下流”才有了现实空间。而中国发展30多年,本身就是一个成功门槛不断提高的过程。从最初做个体户就可以发财,到后来承包企业、做股票、投资房产,到现在创业成功上市,个人

7、由此获得的财富从“万元户”到“杨百万”,现在飙涨到如马云、王健林身家成百上千亿元。与此同时,成功的门槛也越来越高,王思聪们的起点是普通人永远不可能企及的,人生尚未起跑,终点基本可以期待,除了少数天资聪颖、不落俗套的年轻人之外,绝大多数人选择不参加比赛也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毕竟跳高的横杆已经升到那么高,自己又不像一个跳得过去的人,选择从横杆下开溜,似乎比摔个鼻青脸肿却连横杆没有碰上的好。“未富先懒”由此蔚然成风。二那么,为什么还有许多“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仍在不可企及的横杆面前不知进退地尝试,无论就业还是创业?

8、去除不可控制的天赋、秉性甚至星座等因素,真正有关联的是社会仍然存在某些为个人所相信的价值观念:人生就是拼搏,努力永远是希望的燃料,有作为才能有地位,如此等等。当年最朴素的改革动力,“人人都想发财”的心态,不可能完全消失。但有一条对普通工来说更为普遍、也更为重要的价值观念,确实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那就是“劳动观念”,尤其是在那些看似无价值的职业岗位上最能体现劳动内在价值的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