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苏州美术画赛会”的源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苏州美术画赛会”的源流----美术教育论文-->第一章导论1.1论文研究背景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在当时复杂的历史背景条件下,能举办美术展览的次数自然是极少的,也实属不易之事。而“苏州美术画赛会”却成为同时期相对较少的画会之一。1918年,颜文樑、杨左甸二人在苏州发起了“苏州美术画赛会”,1919年1月1日“苏州美术画赛会”正式成立。“苏州美术画赛会”发起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是源于颜文樑先生心中的伟大夙愿,让苏州“成为世界美术中心”,这一点主要是从发起人自身来说;第二,是当时国内的艺术教育水平和条件极其缺乏,民众的艺术素养相对来说普遍较低,这也导致
2、当时国内艺术领域萧条因素。于是颜文樑先生希望通过美术展览会来宣传美术和推动国民的美术教育;第三,年轻的组织者们急切的需要一个可以交流艺术的平台来实现中国美术教育的愿景一一与蔡元培先生创导“以美育代宗教”的理念遥相呼应。本文将“苏州美术画赛会”作为研究对象。“苏州美术画赛会”是二十世纪初影响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画会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唯一一个以举办美术展览会为主要活动方式的社团。"苏州美术画赛会”改变了“文人雅集”式的传统的观看艺术品方式,把所谓的高雅艺术面向社会民众,来达到对当时社会的美术的启蒙,提高美术教育水平。此外还搭建了当时艺术家之间的相互交流
3、与切嗟的平台,不仅拉近艺术家们和社会民众之间的距离,也为艺术家与民众间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机会。用颜文樑先生的话来说,即“举办画赛会的原因是针对当时艺术现状所作出的“谋艺术的进步和社会的改善"。”也就是说这个画赛会举办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向社会民众公开展示美术作品,突破美术从属于传统文人雅士的生活场域,把所谓的高雅艺术引向大众,从观念上提升社会大众的审美。“苏州美术画赛会”不仅为普及大众美育,而且希望艺术家们有一个相互交流艺术理念和切嗟艺术技艺的平台,吸引一些爱好美术的社会人士,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美术的兴趣,为日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的开办提供广大的生源与
4、师资。.........1.2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选取中国现代美术进程中的“苏州美术画赛会”这一重要的事件,置于中国近代美术史的背景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选题符合教育大纲中所规定的研究范围,符合艺术学理论专业的研究方向,同时也符合笔者自身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方向,故选题对近代美术史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所选题目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是值得深入挖掘的美术史典型题材。“苏州美术画赛会”是研究现代美术史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可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因此,本论文的选题是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此外,本论文的笔者对现代美术展览有极大的研究兴趣,故选取《“苏州美术画赛
5、会”的源流》试释,希望能够为传承和发展中国现代艺术展览尽一份绵薄之力。在现代美术展览史的研宄中,对于“苏州美术画赛会”的研究,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然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是非常有限的,研究的深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笔者将对“苏州美术画赛会”整个的历史脉络进行清晰的梳理,在文献资料有限的情况下,尽量深入分析和阐述“苏州美术画赛”成立的原因,画赛会的展览史(包括画赛会展览的时间、地点、展览方式、参展艺术家及展览的重要作品),并且进一步与20世纪国内外展览史进行比较研究,探讨“苏州美术画赛会”对大众美育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并论述“苏州美术画赛
6、会”的历史意义。........第二章苏州美术画赛会发展历史沿革分析2.1美术画赛会产生的时代背景对“苏州美术画赛会”的研宄而言,我国近代的一系列画赛会是传统的文人雅士以及不同书画家之间聚会、进行艺术交流的一种延续。文人雅士间结社的这种行为,使得一些以志趣相投的文人聚集在一起进行酌酒品若,又或者是书画雅集的赏会。这样的结社行为大大寄情遣性,彼此之间形成愉悦身心的目的。是我国传统文化历史上的一个恃色,也就是所谓的雅集。雅集,在传统社会中经过长时间的酝酿而形成的一种文娱聚会的行为,它是以士绅为主要参与者的文人雅士。顾名思义,雅集中的‘雅’,主要是指一种
7、士大夫式的闲情雅致般的兴致,也是聚会中所有的参与者都具有的一个特点近代的一些书画爱好者集聚形成的画赛会,也是通过这种社会聚集来进行交流,以达到彼此在艺术方面的切磋目的,从而实现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类平台。虽然与苏州美术画赛会相同,但是我国近代的画会与在此之前的雅集相比明显存在着一些不同的地方。古代文人雅士或者书画家的雅集,组织方式上是比较松散的,没有固定的具体的时间,更没有过多的商业性质的目的。而到了近代的画赛会发起后,画赛会则具有了一定社团性质。在组织方面,我国近代的画会则表现的更具有组织的秩序性特点。也就是说我国近代画会的成立,和传统的文人
8、私密性质的集会有所不同,我国近代画会的成立是为了欣赏艺术品与自娱的同时,也为了促进商业的发展。我国二十世纪初至五四运动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