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艺业两惊人”

“人品艺业两惊人”

ID:22359930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人品艺业两惊人”_第1页
“人品艺业两惊人”_第2页
“人品艺业两惊人”_第3页
“人品艺业两惊人”_第4页
“人品艺业两惊人”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品艺业两惊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品艺业两惊人”关键词:《青楼集》女伶神韵美《青楼集》是元末明初人夏庭芝所作的元代唯一专门记述女伶的集子。在《青楼集•志》中即说明,他是有感于女伶亦有其人,可谓盛矣,而将自己平日见而知之者和闻而知之者中色艺表表在人耳目者的简略生平事迹汇为一书,目的是使后来者知承平之日,虽女伶亦有其人。书中记述所选各个演员的艺妓专长、艺术生活和成败经验,不仅为研究元杂剧和其他相关艺术提供了资料,同时也反映了及其那个时代的表演艺术观念。戏曲艺术是以歌舞演故事。单从人员结构来看,剧作家、演员、观众三位一体构成了戏曲艺术人物组成部分。在曲艺演出活动中,艺人表演占最重要的地位。由此,戏

2、曲演员的艺术素养问题则受到文人的普遍关注。《青楼集》所载诸女伶,即大多提到了她们的艺术素养问题。神韵美是众多艺术素养范畴的一个表现方面。《青楼集》对演员声色技艺的著录是遵循着表表在人耳目的戏曲表演基本知识而定位筛选的,渗透了本身和整个表演观念的美学思想。其中,对演员神韵美的强调即是这一美学思想的显著体现。这里的神韵美并不单单是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艺人由内而外散发的高雅娴静之美,实则注入了文人化理想色彩,是文人眼中或文人希望别人眼中的具有神韵美的女演员,更是文人骚雅精神的另类寄托。一、神韵美是演员形象美的重要表现方面戏剧艺术美的最终体现者是演员,因而戏剧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

3、活动,往往要求其演员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性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这种审美性首先即体现在演员的形象美上。如元朝著名诗人王恽在《乐籍曹氏诗引》曾赞赏知名京华的演员曹锦绣才色靓丽;陶宗仪在其大作《辍耕录》中评价珠帘秀姿容姝丽,杂剧为当今独步;夏伯和在《青楼集》中也不惜笔墨,提到杨买奴美姿容;金莺儿美姿色;喜温柔姿色端丽;刘匾匾姿格娇冶;张奔儿姿容姝丽;李娇儿姿容丰格,妙于一时等等。形象美俨然成为戏剧演员首要的艺术素养,为剧作家和演员格外重视。二、女伶神韵美是文人骚雅精神的另类寄托元杂剧中的女伶大多沦落红尘、兼操妓业。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她们的演出最大的功能便在于调节大众心理,使他

4、们得到放松和发泄,具有肉欲基础上的娱乐性和商业性目的。显然,这样的演出背景和目的与上文所述女伶颇具高雅的神韵美显得格格不入。元代社会一度混乱无序,伦理规范相对松弛,这样的时代背景促使附庸于政治的落魄文人目光向下,不得不放弃骚雅的标格而混迹市井社会生活。同时面对当时文学的封闭,文人们无法得到一条顺畅的发泄通道,就像元代初年士失其业的时代,自然要千方百计地寻找轻松之途。当时社会,人们在对元曲的看法上亦多有贬低歌妓。赵子昂说:杂剧出于鸿儒硕士,骚人墨客所作,皆良人也。若非我辈所作,倡优岂能扮乎?大戏曲家关汉卿亦说:非是他当行本事,我家生活,他不过为奴隶之役,供笑献勤,以奉我辈耳

5、,子弟所扮,是我一家风月。可见,当时女伶中虽有夏庭芝所写艺绝流辈,名重京师、赋性聪慧,色艺俱绝、筝合唱,鲜有其比等等才女之辈,却终究摆脱不了其歌妓命运,毫无地位可言。时代背景的推动和心理结构上的相似,为文人和女伶交往与合作提供了机遇。即便高层的文人,如胡祗遹,也对众多女伶显示出人文视角的独特关怀。《赠宋氏序》云:百物之中,莫灵贵于人,然莫愁苦于人。女伶们的艺术表演不仅为芸芸众生带来了生命的欢适,还提供了审美的表达:旧日新声妙语,人间何事颦眉。这些见解极稀薄却也极细微地表达了对市井人生、演员与妓女的体谅与关怀。正是在对女伶的这种同情与关怀下,文人开始发现并强调艺人们的内在

6、精神气质和神韵美。这里的神韵美并非单纯指女伶所具有的身心高雅娴静之美,也并非是对女伶形象、性格及技艺上的客观描述,实则是在和文人合作交往中注入了文人理想化色彩。它一方面是文人对女伶的同情与认可,另一方面则是文人自身骚雅精神的寄托。其意义在于引导艺人们摆脱金钱利禄的纷扰和尘世所无的纠缠,全身心沉浸于戏曲表演艺术的忘我追求之中。这不仅是表演的艺术素养追求,更是文人们在心灵与艺术上的共同追求。三、文人神韵格调的渊源与流变文人这种重视神韵、风致的思想无疑与中国古代文人论人、论艺的审美传统是一脉相承的,而文人对歌妓神韵美的诠释又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正是在这种魏晋风度的感染下,历代文

7、人普遍关注内在的气质与神韵美。与艺术美追求不同,小说家描绘的是人性觉醒时代对个性之美的关注,是人们主观行为对神韵优雅之美自觉不自觉的流露;而文人所记述的歌妓的神韵美并非是演员真实的自觉与个性流露,而是为了表演和传播需要而刻意发挥的艺术素养,是文人所固有的高雅清淡神韵之美的理想与观念在歌妓身上的寄托。此外,文人对女伶的这种评价亦是植根于艺术领域的结果。女伶的戏曲表演毕竟是一门艺术,而对于艺术而言,神韵美一直视为当头之重。这一点在古代文艺理论中也提供了类似的理论资源:如《世说新语•巧艺》中庾道季批评戴奎画云:神明太俗,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