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与文学的命运

“大众文化”与文学的命运

ID:22358538

大小:6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28

“大众文化”与文学的命运  _第1页
“大众文化”与文学的命运  _第2页
“大众文化”与文学的命运  _第3页
“大众文化”与文学的命运  _第4页
“大众文化”与文学的命运  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众文化”与文学的命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众文化”与文学的命运关键字:大众文化文学的命运知识阶层随着商品经济与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大众文化”问题日益受到当今知识阶层的关注。在电影、电视、录像带、录音带以及触目皆是的通俗读物面前,文学如何安顿自身呢?是汇入“大众文化”之流还是保持自己高品位的精神品格?当代文学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欲在理论上为这种抉择提供一种可靠的价值依据,就不能不对“大众文化”诸特性以及当代知识阶层的历史使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一、“大众文化”的历史必然性在西方社会,“大众文化”成为一个被普遍关注的理论问题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事。法兰克福学派以社会批判为使命,他们批判的主要对象之一便是‘大众文化”。在他

2、们看来,所谓“大众文化”就是那种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普及于社会大众之中的通俗文化。这种文化有明显的商业性质,是一种纯粹的消费品,因此,它不再是一种个体的精神创造.而成为“文化工业”的产品被批量生产出来。文化堕落为商品,因而不再有超越性和社会批判性,它仅仅满足着人的低层次的精神需求。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们对“大众文化”是深恶痛绝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文化以其特有的娱乐性、普遍性和强制性使人们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安于现状,从而起到一种“社会水泥”,即稳定现存社会秩序的恶劣作用。即使在审美意义上,“大众文化”也使人误入歧途,丧失了真正的审美趣味,仅仅满足于感官刺激和虚幻的享受。在我国,“大众文化”受

3、到理论界的注意是近几年的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至少在城市居民中,法兰克福学派所抨击的那种文化消费现象已普遍存在了。流行歌曲、室内剧、通俗文学占据着大多数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的主要领域。于是那些承担着社会使命与文化使命的知识分子开始优虑了:长此以往,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必将无立身之处了。当然,也有一些将使命感、主体性、价值建构视为迂腐或曰“新保守主义”的知识分子,早已认同于“大众文化”,投入其洪流之中去“俯仰自得”了。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大众文化”呢?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大众文化”的历史必然性,即它不管在客观上迎合了什么人的口味,起到了什么消极作用,就其发生而言,却不是任何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文化

4、虽为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但它亦如社会历史的发展一样,实又有其自身规律。大体说未,任何一种文化都经历着由俗到雅·由雅到俗的转化过程。在中国古代.“诗三百”的作品大多本是民间歌谣,是最通俗的东西,汉代以后“诗三百”获得了经的地位.于是渐渐成了最“雅”的东西。在审美趣味上,先泰西汉的文学创作基本上还保留着古朴自然的风格,到了侵·二者彼此呼应,相得益彰,终于一层一层魏晋六朝,由于士人阶层演变为士族,成了在地剥去了文学艺术的高雅外衣,使之成为赤经济、政治、文化上都享有特权的贵族化士裸裸的赚钱工具。可以说,“大众文化”标志着人,于是“雅”就成为这个时代主要文学价值物质向精神的胜利、肉体向灵魂的胜利、文明

5、取向了。唐宋之时,士人阶层不再以士族子弟向文化的胜利。为主体,于是就开始消解六朝的“雅”。诗歌上在承认“大众文化”历史必然性的前提的“新乐府运动”、文章上的“古文运动”都是下,我们应如何对它做出价值评价呢?在我看对六朝雅化追求的反动。但唐宋士人阶层虽来,“大众文化”是有其弥足珍贵的伟大意义,失去了政治、经济上的贵族地位,却在精神文对此,可从下列几个方面来看。第一,“大众文化上仍极力维持自身的特权,故而他们对六化”的出现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它朝诗文雅的追求的消解并不彻底。只是到了使社会大众成为精神文化价值观建构的积极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商业的发达,士人阶层中参与者。商品经济将文化推向市场

6、,使价值规涌进大批商人子弟,而士人本身也多有经商.律成为文化建构的制约力量,这表面上看是者,故而渐渐改变了对商业的歧视态度,这就文化的“异化”,是个体创造精神的隐没,但实导致整个精神文化领域出现了世俗化倾向。际上,这是将精神文化的裁决权由少数精英戏剧文学与白话小说的发达本身就说明了这知识分子转交给社会大众。这样,社会大众便一点。在西方也大抵如此。古希腊的神话、史间接地参与了“大众文化”的生产过程。在这诗也都是起于民间的精神产品。中世纪以后,个意义上说,西方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批评贵族知识分子将文学引向了“雅”的路子。其的出现正是适应了“大众文化”的发展进程基本标志是以拉丁文为书面语言。文艺复兴

7、的。第二,“大众文化”以其普及性、广泛性而之后,西方文学开始了世俗化过程。从但丁提获得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这是以倡民族语言开始,经历了悲喜剧,现实主义小往任何形式的通俗文学都无法比拟的。因此,说的转换过程,文学才从上流社会转向民间。“大众文化”具备成为文化普及、建构和推行本世纪“大众文化”的出现可以说是文学某种社会价值观的主要方式的潜在可能性。艺术世俗化趋势的进一步展开。它的产生反第三,“大众文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