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358165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4+2”模式下的教师是啥样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4+2”模式下的教师是啥样.【访谈】教师教育模式的创新——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张斌贤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师资源)的巨大需要,是我国教师教育体制当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从什么地方入手改革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师培养模式,记者就这个问题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张斌贤。“4+2”:一种新的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记者:与我国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相比,“4+2”模式有什么显著的特点?张斌贤:与我国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相比,“4+2”模式的特点有三:第一,与原有“专业+师范”的师范生的培养模式不同,“4+2”模式并不是本科阶段的专业训
2、练与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专业训练的简单叠加,而是互为依托、互相促进。这主要表现在,通过这种模式,教师培养的层次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更为扎实,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更为深入和系统。第二,尽管目前许多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甚至博士研究生学历)的综合大学的毕业生到中学任教,但这主要是职业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培养的结果。另一方面,部分高等师范院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虽然接受过教育专业训练,但非常有限,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另一种形式的叠加。第三,与现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相比,它的优越性在于,在本科阶段,学生的普通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训练更为扎实。因此,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发
3、展的空间更大。但同时,“4+2”模式的不足是所培养的学生缺乏前期的实践经验。“4+2”模式是现实需要,还是一种"奢侈品"记者:有人说在中国现有国情下,学士后教师培养的模式是一种“奢侈品”。2000年北师大领导在进行相关决策时也曾面临这样的问题。实践的情况如何?张斌贤:中国教育发展的现实已经为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首先,它适应了基础教育发展对师资需求的变化。根据有关部门的研究,中小学教师的供给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从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据预测,到2010年,高中需要新增100万左右的教师。同时,将有60万左右的小学教师和40万左右的初中教师富余。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非常
4、及时地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教师供给的需求变化。其次,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的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和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短缺已经成为严重阻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障碍。如何通过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进而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已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根据有关部门的计划,到2010年,全国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层次将达到10%,而目前仅为0.795%。如果考虑到初中教师的学历提高这个因素,那么,我国中学教育对研究生学历层次的教师需求将更大。要真正普遍解决这个问题,除了现有的各种途径(如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外,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无疑将发挥难以替
5、代的作用。第三,它适应了中学教育实际对教师知识和能力结构的需要。2002年5月,为重新设计培养方案,我们曾先后在北京市城区的部分重点中学和部分省市的省重点中学进行了调查。这些中学校长的普遍认识是,从目前中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看,最为缺乏的是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教师(即“多面手”):同时具有学科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教育研究和教学研究能力,教育教学管理和组织能力,以及自我更新、不断学习的能力。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看,中学教师研究生学历的需求产生的背景大致是,中学教育的普及率总体上达到50-60%以上,由此产生了对教师质量的更高要求;高等教育基本上实现大众化,由此形成了高质量
6、教师供给的可能性。就我国的总体情况而言,中学教育的普及率还不高(2002年初中为90%,高中全口径为42.8%),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刚达到15%。因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研究生学历层次的教师培养模式的条件还远不具备。但是,在我国东部地区,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不仅已经完成了高中教育的普及,而且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接近或达到50%,已经完全具备实施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的条件。“4+2”模式创新点表现在何处记者:“4+2”模式的创新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张斌贤:从我国教师教育体系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看,我们认为,这种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的实践意义主要在于:第一,它反映了我国
7、教师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师范院校改革的基本趋势。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制出现了显著的变革。三级师范向两级师范过渡,师范院校向综合院校发展,等等。在这种大背景下,原有的高等师范院校或者与其他院校合并重组,成为综合大学;或者实现学校的整体转型,从高等师范院校向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发展。这就意味着,在一些高等师范院校内部,原由文理各系承担的教师培养的职能将逐渐剥离,而由教育院系主要承担教师培养的任务。这将从根本上改变高等师范院校原有的学科设置、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院系设置。第二,它适应了我国教师培养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