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及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及临床观察

ID:22357536

大小:7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及临床观察_第1页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及临床观察_第2页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及临床观察_第3页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及临床观察_第4页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及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及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及临床观察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仙溪镇中心卫生院湖南安化413521【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成效。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在我院诊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作为木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研宄组与常规组,各组3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给予中医治疗,常规组患者给予丙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宄组患者总有效治愈率为96.67%,常规组患者总有效治愈率为63.33%,两组数据对比,兵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可有

2、效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临床效果十分显著,用药安全且副作用较小,中医药治疗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治疗;临床治疗成效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临床妇科疾病当中,比较常见,这是一种出现在子宫腔之外身体的其他部位且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而发生的一种雌激素以来性疾病[1]。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孕、疼痛、月经紊乱、加剧性痛经、性交通等等,更甚者还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劳动能力。近几年,该病的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2]。据有关研究表明,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中医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且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治疗成效

3、。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在我院诊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作为木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宄组与常规组,各组30例,其中研究组中30例女性患者,年龄24-40岁,平均(28.15±3.45)岁;常规组中30例女性患者,年龄23-42岁,平均(28.78±3.64)岁。60例患者中,性交痛10例,人工流产10例,不孕症11例,经期下腹疼痛9例,剖宫产10例,月经紊乱10例。经过B超检查,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当中,症状较轻的患者26例,中度25例,重度9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

4、比较发现两组的基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选择标准:年龄20-40岁,与中医辨证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相一致的女性患者。排除标准:卵巢囊肿者;内生殖道结核者;附件炎所引发的盆腔疼痛者;恶性卵巢肿瘤者;合并肝肾、心脑血管、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对用药过敏的患者,与选择标准不一致的患者;正在参与临床药物研究者。1.2方法常规组患者予以西药治疗:月经来潮之前2-3d,服用安宫黄体酮片,8mg/次,1次/d,—个疗程为3周,连续服用2个疗程。研究组患者予以中药治疗:①内服处方:香附、延胡索各10g,甘草、桂枝各5g,夏枯草、茯苓各15g,25g薏苡仁。水煎服,1副/d,15d

5、为一个疗程,坚持服用3个疗程。如果患者腰酸膝软症状极为明显,则添加15g炒杜仲,如果双肢怕冷则添加20g桂枝,气虚者添加黄芪20g、党参20g,血淤者添加莪术15g,肝气郁结者则添加厚朴15g,丹参10go②灌汤治疗方案:丹参15g,毛冬青15g,败酱草15g,而后煎煮中药,调制为浓度30%左右的灌肠汤药,早晚各一次,100ml/次,月经期间禁止服用。患者排便之后灌肠,每次持续3h。③中药外敷:薄荷25g,泽兰30g,侧伯叶80g,大黄55g,双柏散65g,磨碎备用,用开水调制,外敷于患者腹部疼痛部位,早晚各一次,月经期间禁止外敷。1.3观察指标临床治疗成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

6、指标,艽中患者临床症状治愈,盆腔包块显著缩小,则视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较为明显,比较治疗前,盆腔包块缩小较为明显,则视为冇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盆腔包块比较治疗前无任何差异,甚至病情有加剧趋势,则视为无效。总有效治愈率=(显效+有效)/总病例×100%。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成效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显效25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奋效治愈率为96.67%;常规组患者显效11例、冇效8例、

7、无效11例,总冇效治愈率为63.33%。两组患者经过数据对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o详情见表1。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成效比较(%)小组病例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治愈率研究组30255196.67常规组301181163.33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予以中医治疗,用药期间,患者皮肤发生瘙痒共奋2例患者,停止用药之后,皮肤瘙痒症状消失,而艽他患者的皮肤并未发生瘙痒症状等不良反应。常规组患者,予以西药治疗,用药期间,患者发生潮热、心慌共冇2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