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356257
大小:6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中小学教学观摩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苏集镇中学苏集镇中学教学观摩制度学科教学观摩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整体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教学活动。为了推动我校教研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形成以老带新、相互学>J、相互提高、相互促进的教学氛围,特制定本制度。、听课(一)听课的节数1.业务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每周至少听1节推门听课。2.年级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每周至少听一节推门课。3.教师相互听课每学期不少于20节。4.教研组每学期举行组内公开课的人数不少于本组人数的1/2;推荐1至2人参加学校公幵课。5.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举行1节教学观摩课。6.青
2、年教师每学期上2节汇报课。结对师徒相互听课每学期不少于20节7.教师外出学习返校后上1节汇报课。8.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每学期举行一次共讲一课活动。(二)听评课研讨形式1、单独听评课学校实行推门听课制。学校领导、年级主任、教研组长、都可以随时到教室听课,不一定要先与授课教师打招呼。其他教师单独听课,一般可先与授课教师联系,并作好记录及评课意见。听课后要及时评课。授课教师应热情欢迎别人听课,课后应主动征求听课人员的意见。2、集体听评课(1)各年级部、教研组、备课组都应在每学期第二周订好听课计划和安排。每学期都应举行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等,组织本学科全体
3、教师听课。(2)集体听课后,备课组长应及时组织听课人员进行评课活动,作好评课记录。3、跟班听评课对新教师,学校每学期都安排指导教师。新教师应主动向指导教师请教,汇报听课心得,探讨教学问题,指导教师要认真听评课,帮助其提高教学水平。(三)、听课的内容。(1)教学态度:按时上下课、个案认真实用、教态自然大方、组织教学严谨有方。(2)教学内容:透析秉点难点问题的精辟性;对所讲问题深度和广度的延展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生动性;思维逻辑条理的层次性和清晰性;知识应用的自如性和丰富性;板书的整洁性。(3)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调动能力,教学方
4、法的选择和运用的能力;使用普通话的能力。(4)教学效果: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5、听课教师必须在上课铃响前进入教室,不得听课中途退堂,听课期间手机关闭或转为振动,不得讲话、讨论,认真听课,做好听课记录,并认真填写相关内容。6、每学期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要听一遍本组、备课组老师的课。7、听课以切实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景为根本目的,确定“听、评、促”三字方针,坚持听课后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如单独交谈、备课组活动等)与授课教师交流听课心得,以起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8、听课记录每学期期中、期末交课程与教学部、教师发展部
5、备查。二、评课研讨(一)评课的原则。1、谁听课谁评课的原则。每次听课以后都要及时安排时间进行评课,凡是参加听课的教师都有义务和责任进行评课。2、客观、公正、公开原则。评课人要根据听课情况客观如实地对授课人的教学情况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有话讲在当面,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听评结合,以评促学,以学促教的原则。听课是评课的前提,评课是听课的总结与反思,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二)评课的方式。通过课前集体备课、试讲、观摩课,相互评议等进行评议。评课时要心平气和地采用面对面谈心式的讨论和交流,切忌语言尖刻,伤及人格或当老好人,什么都好,一团和气。
6、要将优点说全,缺点讲透,评价恰当,以理服人。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三)评课内容:(1)对教学0标的评议。即对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能力与方法的评议,重点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文化科学知识(德育应寓于智育教学内容之中)的讲授,训练技能和培养能力的评议。(2)对教学重点、难点的评议。看秉点、难点确定是否准确,突出重点的情况及突破难点是否得当,是否通过了道道环节达到了预定目标。(3)对课堂教学教法的评议。看教法是否得当,课堂结构是否合理,教学环节是否完整,时间安排是否适度,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教学基本原则具有启发性,教学手段选择是否注意了学习方
7、法的教学,包括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记忆定义公式法则一类的基本知识的方法,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写作方法,实验操作方法等。(4)对教学态度与教学能力的评价。态度主要指教师思想品德修养水平,包括教学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立场观点正确,还包括工作责任心,对学生的情感,教师言行、精神面貌、仪表等。能力看教学组织能力:组织安排好各环节,师也活动也动有序,精神面貌好,即时反馈、调节应变能力等。更主要的一方面是教学能力:基本功扎实、语言表达、板书实验演示、绘图运算、使用教具等媒体,熟悉新课标及教材内容,运用教法和手段、指导学习方
8、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能力。(5)对教学效果的评议。课堂学生学习态度、情绪及不同程度学生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