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行政的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行政的监察制度 

ID:22355128

大小:75.6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行政的监察制度 _第1页
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行政的监察制度 _第2页
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行政的监察制度 _第3页
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行政的监察制度 _第4页
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行政的监察制度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行政的监察制度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行政的监察制度巡视和监察是加强对地方行政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措施。监察制度问题,本质上是如何增强自身免疫功能的问题,所以说这个历史上的制度建设问题的现实性亦很强。从如何加强对地方行政机构的监齊,如何使各级检察机构实施的监察真正有效,看一下屮国历史上这方而的成败得失,或许对我们加强监察制度建设会有一些启示。今先录网友跟帖全文如下:汉朝的刺史制度成立之初,其秩六百石,而其监察的郡守一般是二千石的大官,其用意诚如朱老先生所分析。无奈刺史之职“代”有变化,最后竟演变成封疆大吏,完全错失监察原意。看來监察部门或人员的职位高低对于监察力的发挥是各有利弊。屮国历史上对地方行政

2、的监督,从监督思想的明示、监督制度的设计、监督机构的演化、监督的实际效果,都有非常深刻的变化和不同的内涵,其中有经验,亦有教训。历朝历代都有许多反复,就以监督人员职位高低来说,亦各有利弊。本文中就中央对地方行政机构的监督略说其梗概。屮国古代的行政体制是屮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体制,国家的行政机构是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二级都是屮央在地方的派出机构,不是地方自行产生的自治机构。在帝王制度下,如何使一个如此庞大的官僚机器能有效地运行,从春秋战国起,便成为一个摆在中国思想家面前必须面对的闷题。故中国监察制度的背景和起源,便是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官僚制成型以后,如何调控这个庞大官僚机器的问题。中

3、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是偏重于伦理观念,强调以礼治国,通过礼仪制度来确定人与人之间从家庭到国家及整个社会的等级秩序。但这一套庞人的官僚机器自上而下如何运转,专靠礼仪制度那就S得不足了,它需要法令来统一国家各级官僚机构执行相应的政策,如何保证各级机构的官吏真正履行中央规定的政策和法令,那就把监察提到议事口程上来了。故监察的对象是官吏,不是民众。屮国传统的政治结构是三个层次:君、臣、民。其•屮的君,代表决策系统。臣,作为官僚机构的运行者,代表行政系统。民,是代表广大受统治管理的民众。这三者的关系,是君王通过官吏来管理民众,以使整个社会生活得以有效运行,故其行政管理结构是君管臣,臣管民。而君如何管臣,臣

4、的人数那么多,分布的面那么广,仅靠君王一个人是无法明察一切的,那就需要在官僚机构内部建立互相制衡的系统,而这个互相制衡的系统,相对于官僚行政系统就需要相对独立地自上而下地建立一套完整的监控系统,以便有效地调节行政官僚系统的运行,这就是监察系统。社会生活客观上提出了这样的需要,便有人来思考和回答这方面的问题。儒家讲的伦理靠的是人的自律,这当然是耑要的,而且非常重要,但有许多问题和情况不是靠自律能解决的,因为人有趋利的本能,于是便需要有法制和相应的组织机构来限制和监控官僚们行政过程屮的行为。从正面冋答这些问题的是法家。儒法两家在社会治理上各自的视角不同,服务的对象则是相同的,它们之间在观念上有差异

5、,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但殊途同归。司马谈在《六家要旨》中,引《易大传》闩:“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这话是对的,儒法二家只是视角不同,观念上有差异,但目标是一致的,从结果上看也是相辅相承。从统治者的角度讲,不同时期有所侧重而已。乱世的时候,为了治乱,故要有重典,偏重于法家的思想和法术。在治世,则偏重于儒家,比较强调人的道德修养。这一切都因时因地而异,走极端只是一吋的需要,过去了又会返正。韩非子在《外储说右下》说:人主者,守法责成以立功者也。闻有吏虽乱而有独善之民,不闻有乱民而有独治之吏,故明主治吏不治民。说在摇木之本,与引纲之网。故失火之啬夫,不可不论也。救火者,吏操壶走火,则一人之用也,

6、操鞭使人,则役万夫。这里人主是指君王,君王的职责是治吏,也就是治官,不是治民。民是由官吏去管理的,百姓哪儿出了乱子,贵任在官吏,官吏有贪渎腐败的行为,不能去贵怪百姓。啬夫,在古代是乡官的称谓,《管子•君臣》把啬夫分为两类,吏啬夫和人啬夫,某云:“吏啬夫任事,人盘夫任教。”杵:汉代啬夫也是乡官的名称,有的时候县令也称齒夫,秦代有县唐夫,总之啬夫是基层政权的官吏。韩非子这里讲的是在啬夫管辖的区域内有失火的事件,啬夫要追究他失责的行为。比如,去年上海11*15大火,对地方官要问责。失火以后,官吏自己去救火,那只是你一个人的个人行为,说明你做官还没有到位,为官的贵任是组织民众一起去救火,他应该“操鞭使

7、人役万夫”,调动所有的组织资源去扑灭火灾,那才算尽职。总之这一段话的主旨是讲,君王的职贵是管理官吏,官吏的职责是管理百姓,官吏有问题,不能责难百姓,要向官吏问责。百姓那儿有什么事,诸如失火这一类意外,是官吏的失职行为,要问责,而意外失火时官吏的职责是充分利用自己的组织资源去扑火火灾,那样的话国家的管理便能纲举而目张。故明主的职贵是治吏而不是治民,把官治好了,社会方方而而的秩序自然也就理顺了。许多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