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354783
大小:7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28
《中国传统教育对当代教育思想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教育对当代教育思想的启示专业:数控技术学号:0201120316姓名:柴文杰中国传统教育对当代教育思想的启示摘要:有人说,中国当代的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问题。从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对一个国家、民族的教育的影响是很深远的,而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是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价值观。中国教育根植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什么样的?它究竟怎样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教育?对这样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是该怎样做?本文就一些文化现象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关键词:传统文化、价值观、当代教育中国从
2、古代建国以来,我们从历史上看,自汉朝统一中国之后,在教育制度上,就有了一个很精细很明确的概念,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的教育哲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可以说在全世界其他国家民族尚未发觉文明之前,中国人已经十分重视教育:深知唯有教育才能解决人自身以及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才能够帮助人类自己安乐和平;深知教育是强国富民之本,与国家民族之前途密切相关;而小学教育是扎根,教育应从儿童着手,所谓童蒙养正。教育的中心是孔孟教育,一直延续到清朝。孔老夫子有教无类——“教不倦,学不厌”的伟大精神光耀千秋。那么,我们首先要问教育是什么?在中国孔孟传统教育理念中,教育就是生命、
3、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天地万物、与宇宙的关系。现在,让我们超越时空,从《礼记》上领略中国古代的教育场面和读书之乐:童子七岁的时候,离开父母跟著老师,只有节日,才能回家看看父母。跟著老师学什么呢?学洒扫应对。换一句话说,他所学的是生活教育。他在学校里面能够侍奉老师、侍奉学长,回家去自然就会孝顺父母,尊敬兄弟姊妹,这是伦理道德的教育。除此之外,就是背诵重要的经典。老师选出来教他读,督促他背诵,一遍一遍去背,一天要背几十遍、上百遍。诸位想想这目的何在?是不让学生胡思乱想。小孩不给他事情做,他会胡思乱想,用这种方法训练他的智慧。整个小学从七岁到十二
4、岁,都不讲解义理,就是叫他背诵,背得滚瓜烂熟,他心里没有妄想,只记诵许多圣哲的智慧结晶。十三岁入太学,太学授课就是讲解研讨。太学里的老师教学,不一定是在讲堂里面,摆著书本坐在讲台上。那时候学生少,一个老师大概只带十几、二十个人,这样小班,老师也都是专家,对于学问,他一生专攻某一经论,他专讲授这个科目,老师往往带着学生游山玩水,领略大好山川,旅行授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归来,他的课程也讲授完毕。为什么呢?课程典籍老师背得很熟,学生也背得很熟,讲课不需要带课本,讲到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大家都知道。每一面十行,一行二十个字,没有空格;不管哪个地方刻书,都
5、是这个规矩。所以上课不带书,老师带着学生去玩,带着酒、带着菜,学生替老师拉车,服侍老师,教学是那么自在快乐。所有要修学的课程都在小学完成背诵,以后就不要再用书本了。现在诸如国学大师南怀谨,他到七十多岁写文章,引经据典,随手拈来,这都是他小时候背的。而现在读书的情形却太苦了!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中学、高中,课业较为沉重。而所学的也仅仅是技艺和谋生之遒。而在孔孟的教育中,德行第一,学问第二、技艺和谋生之道是最末的。我们今天把教学的重点丧失掉了,所教的仅是技术,是皮毛,不是根本。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丧失掉了,哀哉可悲!民国以来,学校废弃了中国两千多年所行的制度,一味采
6、取西方的教学法。一味强调培养创造力、创新思维。试问一个小学生,乃至一个初中生,技艺、知识、经验都十分有限,你叫他去创新、创造,他没有一定的根基,他造什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传统文化价值观中国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著名的文明古国,它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全世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中与文化发展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不可估量的独特作用。承载者历代先贤门睿智思想火花的中国优秀文化典籍,不仅记载并世代传诵着这一在世界各文明古国中唯一自成体系的且一脉相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也成为不断兼容并序的吸收不同类型的文化,并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的物质
7、载体。一直以来,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许多要求和规范,都可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他们的历史渊源。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造就了无数的道德楷模和典范事例,有着极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财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可以概括为探讨“天道(天地的来源及其法则)与人道(人自身和人类社会和其他动物是否有人性)的关系,创造了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它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核心价值观。注重天人关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也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道德价值的最终归宿;“和”是中国传统人生理想的最高价值,落实到教育上则是将“中庸之道”作为人生
8、道德价值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