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红论文选生气通天论

刘力红论文选生气通天论

ID:22336285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刘力红论文选生气通天论_第1页
刘力红论文选生气通天论_第2页
刘力红论文选生气通天论_第3页
刘力红论文选生气通天论_第4页
刘力红论文选生气通天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刘力红论文选生气通天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刘力红论文选2009-05-2521:09刘力红博士的三篇论文《素问?生气通天论》考释:“藏精起亟”论辨刘力红“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对“阳者卫外为固”历代医家的见解基本一致,无大的争议,而于“阴者藏精起亟”则颇有不同见解,且疑惑难明,兹举数家以说明:王冰:“阴者藏精而起亟,阳者卫外而为固,言在人之用也;亟,数也。”马莳:“言营气者即阴气也,营气藏五藏之精髓宗气以运行于经脉之中,而外与卫气相表里。卫气有所应于外,营气即随之而起矣,夫是之谓起亟也。”张志聪:“阴者主藏精,而阴中之气,亟起以外应。”程士德等:“亟

2、,急也。又频数也。《太素》‘起亟’作‘极起’。极、亟,古通用。阴精为阳气的物质基础,阴精不断充养表阳,是谓阴者藏精而起亟。”汪机注:‘起者,起而应也。外有所召,则内数起以应之也。”郭蔼春认为:从吴注本将“起亟”改作“为守”而云“阴是蓄藏精气而守于内部的”。以上所列诸家,王冰释亟为数,程士德等或从之,仍释亟为频数;吴注、郭注则径将“起亟”更作“为守”更是风马牛不相及,马注以“随之而起”释起亟,张注于“起亟”来作专门解释。综观上述,除吴、郭之注外,似都将阴的藏精作用概为与外之阳相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从这一

3、泛化的意义而言,将阴的藏精作用释为与外之阳相应,是没有什么异议的,但是,“藏精起亟”尚有特殊的涵义,对上述诸家的释义有必要进行一番推敲。亟音极,《康熙字典》所载《集韵》、《韵会》释作“敏也,疾也”。《说文》释为“疾之意也”,疾亦急也。结合经文涵义,我们以为亟字之义似以上述诸家辞书之释为宜。亟,即紧急,急切之义,起亟即起而应付紧急或急切的需要。人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由于随时都要面临各种复杂的内外环境.随时都有可能遭遇突然变化的情况,要使机体能在这一复杂的内外环境变化中立于不败,就必须有某种随时以适应这些变化的应微调控系统,从《素问?生气通天论》经文来看

4、,这一作用正好体现了上述的调控机制。“起亟”即起而应付各种突然变化的需要,藏精而起亟,则明确指出了这种起亟的功能是通过“精”的特异作用完成的。因此,这里的精有其特殊涵义,而非泛指一般阴精。而“阴”的作用,则为保藏这一充当起亟作用的精,使其足以应付各种突然变化的需求。此或为“阴者,藏精而起亟”之经义。《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夫精者,生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藏于精者,则能起亟,至春则能应付多变之气候,故不病于温。若春不病温,则夏不病暑,夏不病暑,则秋不病燥,秋不病燥,则冬不病寒。是以藏于精者,不仅春不病温,且能不病于四时。故言:“精者,生之本

5、也。”与此相反,《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后世温病学派多据此为伏气温病之依据,未必确当,实则“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亦即“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今主藏,“藏”者藏精也。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言:“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冬伤于寒,血气外应,封藏失职,则精不能藏,精不藏,则难应起亟之用,至春气候多变,机体难以适应之,故必病于温。广之,则冬伤于寒致精不藏者,亦易病风、湿、热、暑。故《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起亟的作用亦有类于现代医学的应激反应,机体在突然遇到各种过度刺激时,

6、皆会出现应激反应,此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大量分泌,调动机体各方机能以应付这一紧急变化。在这里,皮质激素的作用并不等于精的作用,而只是启动精的作用,使精从藏的状态开启出来,以发挥其起亟之用。因此,如果精失于封藏,或耗损过度,则人的应激能力下降。经典之作.往往一字之安而坚如磐石,一义之出而灿若星辰。注释者,则常有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之虑。本文于“藏精起亟”之论,虽盼能使经义出若星辰,然亦不避有谬以千里之嫌.特就正于诸同仁。“天人相应”的藏象学基础刘力红藏象是中医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关系到藏腑的生理病理,也是天人相应关系的重要基础。有关这一点.我们从《素问》讨论藏

7、象的篇章以“六节”命名,就能得到很好地说明。六节者,言天以六六为节以成一岁,亦言日月运行之制度: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以成岁月之变化,时历之推移。在岁月时历的推移变化中,首先是以候来反映的,由候构成气,由气构成时,由时构成岁,然后,再进入下一年的循环。因而,候、气、岁、时便成为反映天运变化的四个层面。如果人的生命活动能够于上述四个层面上与天的变化保持协调,那么.便可以做到“勿违天时”,“天人相应”;而“六节藏象”正是在于说明藏象是如何在上述四个层面上发挥其各自的作用,以达到与天相应的目的。1.“天人相应”是指人的生命活动必须与天的运行变化协调一致。此为

8、死生之根本.故《素问》的起首六篇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而《素问“生气通天论》则以更醒目的标题阐述了这一问题,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