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332070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培养创新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是教育的灵魂,培养创新能力是中小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显得更为重要。一、充分运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中心毕业论文格式环节,想象渗入到思维,才能有完整的创造思维,因此想象的发展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形成。1.运用教材语言诱发学生想象。在引导学生阅读时,一方面唤起学生的表象和联想,边读边想象课文所写的景、物、人的具体情境,把课文所写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一方面要学习运用了哪些色彩鲜明、具体生动的语言,写出了这个画面。如《林海》的第2~5段,写山岭的各种形态: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顺着的
2、……;写群岭起伏的林海的波浪,多种的绿色: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的难以形容;写落叶松的海洋和俏丽的白桦的句子等。凡是这样生动具体的语句,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背诵;边读边想象画面,既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又发展想象力。2.讨论关键词语内涵,激发学生想象。有的词句不是一看就明白,必须将词句内涵揭示出来,使学生理解该词句的比喻义、含蓄义、言外之义,以唤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如《全神贯注》一课,第二节中,两个“好像”的句子,要引起学生的想象。“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要启发学生想象出说了什么悄悄话(可能自言自语:这样画,不如那样,这再加一点颜色,那再淡
3、些……);“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争吵?”实际上是自己的意见在争论(你那么画不对,应该这样……)。“他好像喝醉了酒一样”(画好了,陶醉于作品之中,什么都忘了)。把两个“好像”的句子内涵揭示出来是需要学生想象的。在加以启发时,学生还会想出更多的内容。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达想象,其语言必然是具体的、形象的。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1.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科渗透。把音乐融入语文。运用音乐,启发想象。利用音乐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海底世界》一课中,在进入拓展练习环节时,要求学生以《海底见闻》为题写一
4、则短文。同时,运用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边放课文录音,边放一曲有海浪、海鸟、海底动物叫声的自然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这样他们仿佛置身于茫茫大海中,看到了五彩斑斓的景色,摸到了形状各异的矿石,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之后,再让学生把自己的所闻所感写下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把美术融入语文教学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把课文中平淡的语言描述化为形象生动的图形,学生在这过程中既理解了课文知识又提高了动手和想象能力。以图导思。教材中的插图除了画面上能看出的意思,往往还包含着深刻的“弦外音”。教学时,引导学生借
5、助画面深入思考,配合文章重点段的描述,以领悟文章中心。如《丰碑》一文的教学,文中插图可与第七自然段文字结合教学,用投影显示画面、文字,然后指导学生透过军需处长的神态、动作、衣着等深入剖析,联系上下文描写,体会天气之“冷”及军需处长为了革命,勇于牺牲的精神。2.课堂教学中注重训练的创造设计。变换句式训练:如以陈述句变为反问句或设问句;由反问句或设问句改为陈述句;由一般句子改为比喻句或拟人句;还有对话改为叙述或叙述改为对话,都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改变人称的训练:有的句子可由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是用第一人称
6、叙述的,可以改为第三人称。有的可以由第三人称改为第一或第二人称。课堂辩论,辩出个性。在教学《宇宙生命之谜》时,课文的最后一段,说“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我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观点。有同学认为“地球之外存在生命”,有同学认为“地球之外不存在生命”,就这一问题,我让学生举手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把同一观点的同学编到一组,让学生根据课文和课前了解的资料为依据,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展开辩论,这样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来的好奇心。又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我
7、问:“父亲和母亲的不同评价到底谁对谁错?”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同学们总结出二者都是必要的,缺一不可,这样既揭示了主题又培养了学生随机应变,举一反三的能力。主旨求活,求出创新。教学《狐假虎威》一课,传统的做法是让学生得出“狐狸很狡猾,仰仗别人的势力吓唬人,进行欺骗,我们不要像狐狸那样,要做一个诚实的人”的结论(喻意)也就行了。这个喻意大家也是认同的。而现在新的理论应同中求异,激发同学谈出新的看法。老师说:“你们看过狐狸的卡通片吗,想想那里对狐狸怎么看的?”学生立刻活跃起来,纷纷说:“那里说狐狸很聪明。”“这篇寓言把狐狸说成很
8、狡猾我觉得不公平,其实狐狸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既没伤害别人又保护了自己,不是很聪明吗?它这个机灵劲还真值得我们学习呢?”……同样的一篇课文、同样的一个事物,能够谈出不同的看法,得出不同的结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