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剥削范畴的历史比较与反思

关于剥削范畴的历史比较与反思

ID:22327671

大小: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关于剥削范畴的历史比较与反思_第1页
关于剥削范畴的历史比较与反思_第2页
关于剥削范畴的历史比较与反思_第3页
关于剥削范畴的历史比较与反思_第4页
关于剥削范畴的历史比较与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剥削范畴的历史比较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剥削范畴的历史比较与反思

2、第1内容加载中... [摘要]剥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也是存在数干年之久的历史现象,更是当今社会关注的敏感问题。目前,理论界对剥削问题的认识出现了很大分歧。剥削应分直接剥削与间接剥削,主要剥削与次要剥削,私有剥削与公有剥削,我们应全面历史地理解剥削问题。    [关键词]剥削;剩余价值;资本积累    [中图分类号]F032.2[文献标识码]A[]1004-9339(2002)03-0048-03      剥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然而对这一概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却从未作过定义

3、。但在《资本论》及《反杜林论》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却用极大的篇幅从不同角度反复分析、论证了这一业已存在数千年之久的经济范畴。在有针对地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从而对被形式掩盖的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揭示,有了质和量的分析工具。但在如何正确、全面地理解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问题上,尤其在运用这一质和量的分析工具分析社会主义现阶段剥削范畴时,许多理论问题需要我们作新的反思。    一、关于直接剥削与间接剥削的反思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产生于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时期,正是

4、在资本原始积累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资本对雇佣劳动剥削的程度之深、范围之广、状态之典型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劳动价值的比较,对剩余价值的分析,对剥削秘密的揭露,也都以这一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为背景。其大量的案例分析及数据引证,多取材于对当时工作日长短及劳动强度的考证、比较。如在“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中,马克思写道:“资本经历了几个世纪,才使工作日延长到正常的最大极限,然后越过这个极限,延长到12小时自然日的界限。此后,自十八世纪最后三十年大工业出现以来,就开始了一个象雪崩一样猛烈的、突破一切界限的冲击。道德

5、和自然、年龄和性别、昼和夜的界限统统被摧毁了。”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剥削和被剥削是一目了然的,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直接创造出来的,剥削程度可根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直接量化所得。由于生产过程相对简单化,所以通过受雇者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划分,即可对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做出使人清晰易懂、进而令人信服的分析。他指出:“把工作日延长,使之超出工人只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的那个点,并由资本占有这部分劳动,这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

6、价值生产的起点。就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来说,工作日一开始就分成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这两个部分。为了延长剩余劳动,就要用各种方法缩短生产工资的等价物的时间,从而缩短必要劳动。在剥削问题上所作的这种分析,也正是马克思不同于以往其他经济学家之所在,也是他透过表象、深入洞察事物、能牢牢抓住问题实质的又一证明。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社会化大生产使得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变化。在现代企业制度下,那些雇佣人数有限、采用传统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中、小企业正在被越来越现代化的、具有规模经济的、生产管理高效化

7、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所取代。对现代股份公司而言,职工持股现象日益普遍,股权社会化趋势已越发明显,在这种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投资结构、股权结构及管理结构异常复杂的现代企业中,剩余价值已不再单一于本企业的受雇人员,而是于整个复杂的经济系统,故对劳动者所创造的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进行准确、量化的计量已难以实现,因为这一时期剩余价值的产生与受雇者个人劳动的工时长短、强度大小的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已越来越弱。从这个意义上讲,剩余价值的正从传统的直接途径向现代的间接途径转化。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到来,尤其是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

8、进程,在这一问题上正在形成着日益广泛的共识。由此可见,如果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机械地套用于对现代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及剥削程度的简单分析,显然难以行得通。    二、关于主要剥削与次要剥削的反思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剩余价值学说的揭示来实现的。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中,马克思将着眼点集中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及劳动力价值及其货币表现等方面,更多涉及的是劳动力的买卖价格及劳动力在工厂或生产企业内部被使用的状况(生产环境、劳动时间及劳动强度)。故长时间以

9、来,一些人认为剥削产生于生产领域,是生产资料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垄断,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受雇者剩余劳动成果的结果。那么,在非生产领域是否也存在着剥削呢?在《资本论》第3卷后半部分,马克思对这一问题曾作过论述。他指出:“如果在中世纪,在封建制度没有像意大利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