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土地法流转的制约因素与化解路径

当前农村土地法流转的制约因素与化解路径

ID:22318562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8

当前农村土地法流转的制约因素与化解路径  _第1页
当前农村土地法流转的制约因素与化解路径  _第2页
当前农村土地法流转的制约因素与化解路径  _第3页
当前农村土地法流转的制约因素与化解路径  _第4页
当前农村土地法流转的制约因素与化解路径  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前农村土地法流转的制约因素与化解路径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前农村土地法流转的制约因素与化解路径摘要:农地流转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化,是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嬗变的必然结果。目前湖南农地流转呈加速趋势,但仍存在观念滞后影响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妨碍流转、程序不规范制约流转和损害农民利益等诸多制约因素。要化解农地流转制约因素,必须引导农民解放思想、建立土地使用权转让机制,培育中介组织,防止流转过程中政府寻租,完善农地流转后的社会保障。  关键词:湖南;土地流转;制约因素;化解路径    当前农村土地法流转的制约因素与化解路径摘要:农地流转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化,是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嬗变的必然结果。目前湖南农

2、地流转呈加速趋势,但仍存在观念滞后影响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妨碍流转、程序不规范制约流转和损害农民利益等诸多制约因素。要化解农地流转制约因素,必须引导农民解放思想、建立土地使用权转让机制,培育中介组织,防止流转过程中政府寻租,完善农地流转后的社会保障。  关键词:湖南;土地流转;制约因素;化解路径    当前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矛盾,主要表现在:小规模生产同规模经营的矛盾;小农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在于实行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即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使用权归转入户,只有这样才能明确各产权主体关

3、系,清晰界定权利和义务,从而促进农用地使用权的顺利流转。农村土地产权流转的放开,是政策法规条件日趋成熟的结果;是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嬗变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将这一政策确定下来,将彻底打开农业生产多元化之路。    一、当前湖南农地流转的现状与特征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政策的落实,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流转速度明显加快。呈现流转速度加快、规模扩大、形式多样的特点。到2007年底,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953.3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334.8

4、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8%;林地流转面积618.5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3.24%。从流转的形式看,一般有转包、租赁、转让、互换、人股等几种,其中转包占53%,租赁占24%,转让占11%。互换占7%,入股占1%,其他形式占4%。从流转的期限看,耕地流转以1--3年期为主,占流转面积的70%以上;林地流转期限一般在十年以上,约占69%。  湖南农地流转在现阶段大约呈现如下特征:一是流转形式日益丰富多样。土地流转由转包、租赁、转让、互换等较为简单的形式向土地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发展。二是流转规模加大、步伐加快。土地流转面积已达到953.3万亩,流转耕地

5、占全省耕地的8%。三是流转范围从主要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向欠发达地区全面扩展。四是土地流转由单一的种粮向多种特色高效农业及种养殖业方向发展,而且工商企业也大量参与进来。五是农地流转从无偿流转向有偿流转转变。    二、当前湖南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    尽管湖南农村土地流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认识上、机制上、操作上和体制上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农村流转的因素。  1 农民和基层干部认识和观念的滞后影响着土地流转。由于“恋土”情结及“守田为安”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些农户即使种不了、种不好也不愿转出其农用承包土地;同时因为农业的比较利益低,一

6、些农户即使种不够,无田种也不愿转入土地,不愿长期租赁;此外,基层干部特别是一些村组干部缺乏对土地流转重要性的认识,没把土地流转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去积极协调和帮助,而是无所作为,任其自然,使土地流转处于自发无序、盲目运作的状态。  2 市场机制不健全妨碍了土地流转。湖南农土流转形式以转包为主,形式比较单一,流转主要在邻里和亲戚之间进行,而且流转的内容简单。由此可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还处于自发阶段,土地流转大多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中介服务组织尚未建立,土地流转市场还没有形成,流转信息不畅,土地评价缺乏依据,农民咨询没有门路;鼓励土地流转的激励机制

7、尚未形成,没有配套的政策措施;乡村两级引导和服务不到位,缺乏有效组织农民“以地生财”的能力;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对土地流转的管理和监督职能也没有完全落实到位,难以通过有效地流转实现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3 程序不规范制约了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在我国农村虽早已存在,但大多数地区至今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规范的农用地流转程序。如有些农户进行土地流转仅凭口头协议,无任何书面合同,事后矛盾、纠纷时有发生;有些农户未事先向所在乡、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提出书面申请,经土地发包方同意就私自进行土地流转交易,且事后也不进行汇报,以致造成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证书、土地

8、清册、实际承包面积和所处位置“四不相符”,扰乱了政府对农用地的管理秩序。  4 操作不规范的土地流转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在现有体制下,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