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318520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当代企业工资与剩余价值分配问题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代企业工资与剩余价值分配问题研究摘要:伴随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当代社会分配制度发生了新的变化,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从分析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体系入手,对当代企业工资与剩余价值分配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以调动全体公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 关键词:工资;剩余价值;分配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生产出一个超额价值。这个剩余价值就是产品价值超过消耗掉的产品形成要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把价值看作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
2、只是物化的劳动,这对于认识价值本身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样,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要深入研究剩余价值,就必须从深入研究劳动力的价值——工资开始。 1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被占有的问题现状 如果我们把占有剩余价值的行为都认为是剥削的话,那么社会主义必然是存在剥削的。这种剥削现象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一个企业的发展一定要剩余价值的积累,如果一个企业把所有获得的剩余价值都分配给工人的话,那么这个企业就不可能得
3、到发展,这样的企业也不可能生存下去的。可以说现在这种存在于中国社会的剥削形式的确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是另一方面这种剥削现象也会造成很多社会问题,会蕴含很多不安定的因素。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经接近0.5,现在最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就是贫富差距的扩大。我想这有许许多多的原因,而剥削现象的存在客观上从本来已经境况不佳的工人的口袋中还要被拿走一部分本该属于他们的钱,颇有点劫贫济富的味道,这个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2对目前存在问题的矛盾根源的分析 对劳动者来说,工资不过是对他付出的劳动的
4、补偿,是他的劳动力的价值;对资本所有者来说,工资是他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预付资本,形成其资本的可变部分,在核算时,工资要被计入成本。因此,虽然工资是劳动者的收入,但劳动者得到工资,并不意味着那是他的按劳分配所得。就其本来意义而言,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下,企业上交利税后的纯利润在扣除必要的公积金、公益金等后的剩余,要按照工人的劳动贡献分配给工人。因此,按劳分配本质上是按劳动贡献分配,其分配的结果,并不仅仅是对劳动力耗费的补偿。换句话说,按劳分配应当是指劳动者按自己的劳动贡献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传统的按劳分配本身也包含着按要素分
5、配的成分,只不过这里的要素被单一地理解为劳动,而不包括其他要素。反过来,所谓的按要素分配,如果仅指按资分配,那也不是真正的按要素分配,虽然其中包含着按要素分配的成分,但这里的要素被单一地理解为资本了。 3剩余价值理论体系中工资与剩余价值、利润的关系 3.1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关系 工资是马克思规定了剩余价值概念之后所要改造的第一个具体概念。马克思通过对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分,将工资界定为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指出“在雇佣制度下,货币关系掩盖了雇佣工人的无偿劳动”,从而揭示了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对立关系。传统
6、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就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来说,生产工人的工作日一开始就分成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这两个组成部分;为了延长剩余劳动时问,就要用各种方法缩短生产工资的等价物的时间,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这种在工作日长度已定的条件下由于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地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3.2工资与利润的关系 马克思通过对工资与利润概念的进一步界定,认为劳资关系是一种利益对立的经济关系,并从价值量上揭示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马克思认为,利润是剩余价值的现象形态,但不是最具体的形式,而是从剩余价值
7、转化为平均利润,再过渡到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的中间环节。这个现象形态之所以能够掩盖剩余价值的本质,原因就在人们是把工资与利润相对应。全部资本与剩余价值相对应,因而忽略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4调和企业工资和剩余价值分配矛盾的方法 作为劳动过程,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劳动者是为社会同时也是为自己而劳动,产品按照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分配。作为价值增殖过程,它完全服从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即“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
8、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和满足人民的利益。但是,工人创造出的全部剩余价值又不是全部归工人所有。在面对如何调和分配工资和企业剩余价值这对矛盾时,我认为应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4.1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大限度地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在社会各企业普遍采用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