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及对策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及对策

ID:22317923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及对策_第1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及对策_第2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及对策_第3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及对策_第4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1672-3198(2015)14-0142-02  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PC互联网已趋饱和,移动互联网却呈现井喷式发展。随着移动终端价格的下降及4G时代的到来,移动网民呈现大幅上涨趋势。到2014年4月统计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48亿户,移动用户占到67.8%;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地位,网民规模达5.27亿,占总网民数的80%以上。移动互联网带动整体互联网的发展,进入全面网络化的“深入”时代。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NIC)在京

2、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10-19岁年龄组网民占我国网民总数的24.5%,20-29岁年龄组的网民占到30.7%,两者占据了网民总量的五成以上;从职业分布来看,学生群体占25.1%,是我国网民上网职业分类的最多群体。  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是接纳新生事物、新思潮、新观点的主要受众。多数大学生将、笔记本、上网本等移动终端设备作为随时随地上网的工具,出现在教室、图书馆、自习室、食堂、操场、宿舍等各个公共场所,一改传统互联网的上网习惯,实现了在移动中可高速

3、上网的网络。同时,智能、平板电脑的大幅降价。4G网络的发展、公共WIFI的普及,使得新型上网方式广泛、深入的融入到在校学子的学习生活中去。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模式具有多个特点:设备高便携性、信息隐私性、应用广泛性。它以移动通信宽带技术为基础,提供话音、数据、图像、传真、多媒体等高品质互联网服务,对大学生校园生活产生显著的影响。  1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1.1认识主体思想意识增强  畅通的技术载体带动信息传播速度的便捷,舆论话语权由官方、传统媒体、精英向非官方、自媒体、草根转变,移动互联网时代民众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

4、不断发展转型中。新媒体所具有的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个性化与社群化的特征,颠覆了之前传统教育与媒介下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特点。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传播方式所具有的优势与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相契合。其价值理性开始显现。在悄无声息中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让他们更加认同个性鲜明的价值观探索和追求。“90后”大学生服从于自己的理想和兴趣,对权威不再盲从;电子图书、碎片化阅读、跟风式思考等网络征状蔓延。  1.2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  现今,PC端的互联网偏重于承担工作的职责,而移动端更多承担的是娱乐休闲的功能。尤其是(移动设备)是一个

5、带有情感和情绪的终端,是移动设备所有者显现个性、价值观的平台。大学生用户更是将个人的兴趣、爱好及思想观点通过社会化媒体(微博、微信等)凸显出来,在通过社交媒体实现现实生活中的分群社交,建立自己的兴趣圈、关系网。通过用户间的即时互动,达到自己的价值观认同,满足自身的价值需求。但正由于移动互联网的灵活性、自由性和开放性,加上网络表面呈现的匿名性,使得网上信息泥石俱下、良莠不齐,信息形态多元化,各种思想、观点爆发式呈现,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负面远远大于正面。  1.3道德判断力有所下降  移动互联网具有随时、随地、即兴的特点,对应于现实生活

6、中的场景化、空间化和生活化。移动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具有即时性、随意性、碎片化的特点,符合年轻人基于网民价值观和兴趣对信息获取与社交的需求。与此同时,各种敌对势力、西方势力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渗透加快,它们表面披着所谓西方民主、自由、公正的外衣,其本质是加速传输腐朽的资本主义改良思想,进行思想颠覆,让大学生对价值取向质疑,对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道路产生思想分歧。在各种网络游戏、交友软件、社会负面新闻、丑闻通过各种移动传媒迅速传播。传统价值观、道德观缺乏足够认同,青年大学生的道德评价标准与价值取向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紊乱。  2社会主义

7、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作为21世纪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希望和中坚力量。高校应在校园教育、课堂教育、生活教育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移动互联网思潮下导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合实际,具有实效,可以对大学生价值观起到从表层到里层、潜移默化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引导与辅佐作用,充分发挥大学校园的“阵地”作用,引领校园思潮、整合价值观念、道德观,从而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提供强有力的价值评价标准和价值选择保障,让大学生将理论化为信仰和实践。为大学生树立科学观、

8、政治信仰和理想的需求。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动力  创新教育模式,吸引大学生利用大众媒介开展研习和创作。大众传媒应积极参与针对大学生的媒介教育宣传和推广,可通过设立媒介素养教育专栏、“开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