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317330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8
《存在感解析及高职学生现实存在感缺失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存在感解析及高职学生现实存在感缺失原因分析 存在感是你被他人特别的注意到了而产生的感觉。人的存在包含两个方面,即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物质存在表现为人能够以实体出现,并在社会中进行相应的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精神存在表现为人的精神世界丰富,具有突出的想象力和强烈的自我意识。存在感特指精神上的需求程度。 存在感需要通过别人对行为的反馈而获得。哲学家贝克莱(Berkeley)有一句概括性的话语:存在即被感知(Tobeistobeperceived)。意思是,被另外一个心灵所看见才能证明某事存在。在客体心理学中,社会化的人在进行交往过程中,他人对
2、我们行为的回应才证明了我们所发出的信号是存在的,信号存在,所以我们也存在。 当我们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发布状态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发布信号这个动作有存在感,而是想通过发信号得到别人的积极回应,热烈的评论能使得我们体验到自己的信号是真实的,这样我们才会获得存在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没有互动必有一方是缺乏存在感的。所以,存在感并不是自己的动作,也不是言语的发出,而是外界的有效回应。人们是想通过做什么事情感觉到他是属于某一个群体中,而且通过得到外界的积极回应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意义,显现出自己的价值。也就是说能被人认可,得到回应的事情人们就愿意去做,相反
3、地其积极性就会被削弱。 目前,受诸多新媒体的影响,与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和发展旺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和老师们普遍反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找不到感觉了,学习兴趣下降,上课时无精打采,而在网络中倒是游刃有余,活跃得很,上网的时间越来越多。根据对个别学生访谈得知他们中大多数并非对网络有多大兴趣,只是觉得空虚无聊才去网络中打发时间,或者是带着现实中的一些困惑到网络中去找安慰。而后我们对本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发现高职学生在现实中的存在感较低,个人感知的自我存在感只有2.6分,社会评价有3.1分;而在虚拟空间中学生个人感知的存在感
4、和社会评价的存在感都在4.0分以上,也就是说高职学生在虚拟空间里比在现实中更能找到存在感。 这些数据表明高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普遍比较自卑,觉得自己不被认可,怎么努力也得不到掌声,生活平淡、乏味,学习生活对高职学生失去了吸引力,于是很多学生才怀着对前途的困惑和存在价值的怀疑无所事事地游荡在网络上,盯朋友圈、刷空间、逛贴吧,在虚拟空间里“刷”存在感。上课时人在心不在,下了课不离手,晚上在网吧玩通宵的学生越来越多,为此学校的管理难度日益加剧,严重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动力。心理学家贝利的研究表明,20岁左右这一年龄阶段大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高峰时
5、期。此时,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均达到人生中的最佳时期,也是渴望取得最高成就的时期。在学习动力不足,无法取得学习上的成就感的情况下,比较容易被人接受、被人关注,能满足他们被认同需求的虚拟世界就会把他们吸引过去,使他们沉迷其中。 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的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因而,对当前高职学生存在感缺失现象,我们必须采取积极面对、理性思考的态度,探索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案。调查中,我们发现导致当代高职学生出现这种现象,既有外界社会环境的原因,又有高职学生自身主体的内在原因,内在外在因素
6、共同作用导致了存在感的缺失。 一、外界环境因素 影响高职学生存在感的因素有很多,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每个学生的影响都是十分深远与重要的,它们从不同层面共同影响着高职学生的认知和行为。 第一,社会转型期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给社会带来全方位巨大变化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当代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认知方式和心理感悟方式。市场经济的最大利润原则,滋生了学生的拜金主义思想,金钱成了魔术棒,造成学生成才意识淡化,学习兴趣下降;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原则造成了学生的物质享乐主义思潮,不少学生崇尚“及时行乐”
7、但又不具备其条件,靠自己奋斗这过程太漫长,没有决心和毅力,于是就带着对命运的感叹消磨时光混日子;另外,网络时代人们面对面近距离的接触机会少也会导致个体与集体的相分离,使个体产生虚无感和飘渺感。 第二,来自往届学生的就业压力影响。经济的飞速发展必然带来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这是不可避免的。每年总有部分在校并未获得精湛的职业技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毕业生,找不到应对和弥补的措施,一味怨天尤人,这种来自一部分学生的片面的看法对尚未毕业的学生容易造成各种影响,使他们偏听偏信迷失方向不知所学何为,严重影响其学习动机。 第三,受传统观
8、念和社会偏见的影响。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并不为大多数家长和学生所认可。他们认为高职教育是“三流的教育”,只能就读高职院校的学生成为无奈之举,社会的歧视与低估让他们根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