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2篇)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2篇)

ID:22306025

大小: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2篇)_第1页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2篇)_第2页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2篇)_第3页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2篇)_第4页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2篇)_第5页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2篇)_第6页
资源描述: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2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2篇)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这个学期里,结合《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一书,认真回顾以往,总结规律,通过一个假期的阅读,我就习惯这一方面谈一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习惯是什么?习惯就是人的倾向,是一种带有稳定性、自动化的行为,用心理学的话来说,习惯是刺激与反映之间的稳固联结。在我们平常的教育教学观察种,很容易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坏的习惯是一种藏不住的缺点,别人都看得见,学生自己却看不见。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潜意识表现的行为。本书对习惯的定义作了全方面的讲解,使我触动很深,其中第五条中谈到习惯的养

2、成,孙老师用一个简单的定义一迷上。通过一个简便的测试:碰到什么事,心里就痒痒的,就是养成了习惯。通俗易懂却又不失道理。但他的重点又不在此,孙老师把这些迷上的习惯划分为两种不同的习惯:妨碍和自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对于学生也是如此。不妨碍别人的习惯,我们不要去干涉,比如:早上起来,不叠被子、自己的书桌整理的不够美观,这些都不可能对别人造成影响,我们不必过分的苛刻、要求、应该如何如何养成。第七章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向我们深入的分析了习惯的培养。一、习惯培养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主意两个转化: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由主动再到自动的转化。研究表明,习惯养成的过程,

3、存在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一种习惯的养成需要经历以下机个步骤:1、要让学生认识习惯的重要性,提出目标。2、要向学生确立具体的行为规范,把习惯内容具体化为日常行。3、给学生提供榜样的示范。4、对于学生在习惯的养成训练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迅速处理、持之以恒。5、形成良好的集体风尚,转化为集体行为。这样系统的训练,使得学生的行为完成了由被动主动自动的养成过程,行为逐步形成为习惯。这也明确了一点,习惯并不是我们认为的天然形成的过程,也不是悲观的把它同性格联系在一起的,认为一切都是定型的。通过研究的形式,虽然证明了习惯养成的过程,但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

4、的、曲折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进行培育与矫正的过程,同时也要靠学生毅力和意志努力才能得以形成和巩固。对于学生来说,习惯的培养就是亲身尝试与体验的渐进过程。一个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用,通过阅读这本书,既是我习惯养成的被动,也是我成长道路上的一个主动。首页123尾页我拜读了孙云晓老师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了这本书,不但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读后还会大大提高我们工作的效率。认真阅读,它会帮助我们走向成功,会激励我们更加懂得我们教育人生的价值,使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老师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教你领略教育人生的真谛。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保障。

5、为了取得学生家长的支持,我们要特别重视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帮助家长,使家长向学校的教育观念靠拢。孙老师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这本书强调的主要是好习惯的养成决非一日之功。据专家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的时间。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不论什么工作必须靠教师做长期的、耐心细致的工作。真正的教育不是单凭说教,而是靠训练。没有强化训练就养不成习惯。世界上的事情,怕就怕认真,怕就怕坚持,如果你真的凡事认真,坚持去做,别的老师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这就是习惯的养成,坚持才有习惯,习惯在与坚持。早读习惯等等,都要经过老师的强化,学校的督察等强化手段,达到一定的效果。许多养不成习惯的

6、教育,都是一壶烧不开的水;教育习惯比一般的教育失误更影响孩子成长。这是孙云晓老师的至理名言。什么是教育?当你把你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爱因斯坦的这句话说的非常机智。真正的教育是忘不掉的,孙云晓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忘不掉的才是真正的素质。什么是忘不掉的?习惯就是忘不掉的,它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稳定的行为,它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的联结。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再次看出,培养一个好习惯是多么的重要。本书第四章讲做人的习惯。书中说做人绝不仅仅是一个道德范畴内的概念,更不仅仅是一个空泛的词语。它与我们的生活实践联系得非常紧密。长期以来,做人似乎总是停留在纯粹的道德范畴,实际上它是一个具有普

7、遍意义的成功概念。文中提到:拥有一颗爱心是做人的基础,做人离不开四块基石,即真诚待人(爱心),诚实守信(诚信),认真负责(责任心),自信自强(自信)。这里的第一块基石就是爱心。我们知道:爱,那是真正的智慧,没有对人纯洁的爱,没有对美好人性的向往,没有对生命的关怀,没有最起码的人间温情,也就没有了生活,世界也就没有阳光。读孙老师的这一名着,使我明白了作为教育者,也必须是爱的使者,让悲悯与同情成为我们的生命情感,通过我们的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