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

“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

ID:22305593

大小: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_第1页
“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_第2页
“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_第3页
“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_第4页
“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

2、第1 (原题)民族自觉与符号认同:“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形成问题的研究兴起了一个持续的高潮。特别是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总体解释之后,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费先生有一个"动态"的观点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1)这一著名论断,目前已得到海内外越来越多学者的明确认同与积极回应。不过相对说来,对于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

3、民族实体"的研究,学术界似重视程序较高,也有着长期的积累;而对于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的中华民族的整体性研究,不知何故,重视程度却一直不足。(2)实际上,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作为"自觉的民族实体"的这段不长历史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那漫长的"自在"阶段。因为正是经由这一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古老的中华民族才最终得以自立于现代世界民族之林。轻视对这段民族整合历史的研究,不仅仅是缺乏历史感的表现,也终将被证明是真正缺乏远见的。那么,在"自在"的中华民族与"自觉"的中华民族之间,有何区别呢?笔者以为,最为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同样作为"大民族"共同

4、体,组成它的各子民族除了数量、构成不尽相同外,在前者,人民对于其彼此之间客观存在、并不断得到发展和加强的内在联系与一体性,还缺乏更为自觉的认识,对于共同的利益安危在感情上还缺乏强烈的认同,在交往上,也还存在着语言沟通等方面的更多隔阂等;而在后者,上述诸情形则基本都得到了改变(语言沟通上也有了相当的改善)。并且,基于各民族间全方位"一体性"的强烈体认,还形成了一个共同拥有和一致认同的民族符号或名称--"中华民族"。这样一种民族"自觉"化的过程,无疑是一种全方位、多内涵的现代民族认同运动。但如果只从观念史的角度来看,它则首先表现为一种现代"中华民族"观念或意识生成、强

5、化的历史进程,也就是"中华民族"观念从萌生到最终在全社会得以确立起来的过程。这是一个谁也无法漠视和否认的重要历史行程。但目前,这一过程基本上尚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界所忽略,也是国内民族史研究重视不够、探索不足的领域和课题。关于现代"民族意识或观念",民族学界的认识虽还存在一定分歧,但一般认为,它大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人民对于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实体的意识;(二)、在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权利、荣辱、得失、安危、利害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3)。如果以此为依据,那么现代"中华民族"意识或观念,也就应主要由认同"中华民族"这个大民族共同

6、体,关切其共同的安危荣辱、维护其权利尊严,以摆脱外来欺压、实现独立解放两方面的内容构成。而其中,又显然以前者作为前提和基础。这里,笔者想强调或补充的是,在"人民对于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实体的意识"中,不仅包括对于同一个民族符号或称谓的标举和认同,而且这一点在其中还理应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它乃是现代民族自觉最为突出的标志之一。因此,作为华人现代族群认同的标举符号或核心称谓,"中华民族"一词究竟何时出现?何时开始具有现在的内涵?又何时成为人们口耳相邮、共知共鉴和共享共爱的常用名词,也就成为认知"现代中华民族意识或观念"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已有的民族史研究论著

7、在谈及这一问题时,一般多取含糊的说法,或谓其在"民族"一词引入中国后不久,即被人"复合"而出,或谓其大体出现于20世纪初年,然后逐渐流传开来等。至于其出现的较为确切时间、内涵的演化、缘由,以及民国时期国人的认同过程,似尚缺乏更为具体的历史说明。本着求真探索、以待来者的精神,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历史考察。并给予那些为这一观念的形成、确立作出过贡献的人们以历史的彰显。笔者以为,一种广泛流传的思想观念或思潮发展史真正富有历史感的研究,是应该同这一思想或思潮的概念群、特别是其核心主题词的社会传播与认同的考察结合起来进行认识,才能得以实现的。尤其是像"中华民族"这样影响深远的

8、思想观念,就更应如此。但愿本文从这一角度所作的考察,能够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现代认同的历史进程。"大民族"观念的创发及其最初的指代词:"中国民族"据笔者所见,最早具有较为明确的现代中国各民族一体观念,且率先使用"中华民族"一词者,可能均为梁启超。早在戊戌时期,梁氏已初步形成对外抵制外族侵略、对内实现族类团结的民族意识。在为满族人寿富创办的"知耻学会"所写的"叙论"中,他曾极言,中国四万万"轩辕之胤"(包括满人)应耻于"为奴为隶为牛为马于他族"(4),同时告诫"海内外同胞"要合群自强,以"振兴中国,保全种族"(5).他还强调"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非合种不能

9、与他种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