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练习题

声现象练习题

ID:22303738

大小:4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8

声现象练习题_第1页
声现象练习题_第2页
声现象练习题_第3页
声现象练习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声现象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声现象课标要求(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能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声音的特性:了解乐音的特性,会简单应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实际例子。(3)声的利用: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会对防治噪声的途径能够应用。知识梳理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3.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要发生反射,人们把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

2、来的声音叫回声。【激活思维】人耳能分辨出回声和原声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至少晚0.1s,即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17m。4.声速: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声速还和温度有关,在15℃的空气中声速为340m/s。5.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考点二:声音的特性6.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符

3、号为Hz。大多数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活动都伴有次声波产生。【激活思维】:、音调高低的听觉感受:声音粗、闷的音调低;声音细尖的音调高。、乐器音调高低判断弦乐器是通过改变弦的粗细、长短、松紧而改变音调: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不紧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管乐器是靠改变空气柱的长短而改变音调的,长空气柱发声的音调低,短空气柱发声的音调高。7.响度: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

4、的振幅有关:振幅,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小。【激活思维】打击乐器是通过改变振幅来改变响度大小的。同一个打击乐器有固有频率,音调一般不变。8.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考点三: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9.(1)声可以传递信息,例如:声呐、B型超声诊断(2)声可以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清洗、超声碎石10.噪声的定义:(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声(2)环保角度:妨碍人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减弱噪声的途径:(1)防止噪声产生(2)阻断

5、噪声传播(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真题精析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题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变式训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B.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C.光速和声速一样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考点2:声音的特性例题2、4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歌手们美妙的“高音”、“低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

6、的“高”、“低”是指声音中的(A)A.音调B.音色 C.响度D.振幅变式训练2“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能模仿单田芳、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文艺名人声音的音色(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考点3:声的利用例题3、如图所示,“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

7、度 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变式训练3.(多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m/s C.放鞭炮时捂耳朵是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考点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例题4、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B)A.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B.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D.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变式训练4通常人们会从

8、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B )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中考点击1.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C)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