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艺术理论概述

文艺复兴艺术理论概述

ID:22302438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文艺复兴艺术理论概述_第1页
文艺复兴艺术理论概述_第2页
文艺复兴艺术理论概述_第3页
文艺复兴艺术理论概述_第4页
文艺复兴艺术理论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艺复兴艺术理论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艺复兴艺术理论概述文艺复兴(意大利语:Rinascimento,由ri-“重新”和nascere“出生”构成,法语:LaRenaissance)是指十四五世纪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兴起,后扩展到欧洲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13世纪末期,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文艺复兴为西欧近代三大思

2、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一。一、文艺复兴的理论内涵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意大利诗人但丁作为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所创作的长诗《神曲》,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文艺复兴的中心是人文主义精神,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

3、和主人。二、文艺复兴的代表乐派(一)尼德兰乐派音乐文化尼德兰乐派(NetherlandishMusicSchool)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流派之一。亦称“弗兰德斯乐派”。尼德兰即荷兰,比利时与法国北部的总称。代表作曲家在前期有杜费(1400-1474),后期有欧伯列希特(1450-1505)与约斯堪(1450-1521)。作品大多为弥撒曲、经文歌等宗教乐曲,也有许多世俗性歌曲。创作上高度发展模仿对位技法,尤其大量运用轮唱法,其中包括“螃蟹式轮唱曲”与“镜子式轮唱曲”等。对西欧复调音乐的形成有较大作用。当时教堂唱诗班是发展音乐最有功效的组织,全部

4、著名作曲家,均为唱诗班的唱歌员或教员。著名作品有沃克该姆的三十六个声部的《感恩颂》,约斯堪二十四个声部的《合唱曲》等。尼德兰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祥地,又以几代作曲家形成的“尼德兰乐派”著称于历史。从迪费(Dufay1400-1474)到沃克亥姆(Ockeghem1410-1497),到若斯堪(Josguin1440-1521),使复调技巧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作为第三代代表的若斯堪,在文艺复兴思潮的直接影响下,把尼德兰复调技巧和意大利音乐的生动旋律熔于一炉。他的作品(包括宗教音乐作品)风格清新,具有感染人的力量。十六世纪的拉索(Lassus1

5、532-1594)的创作,标志着尼德兰乐派的高峰。他继承以往的成就,广泛吸收法、德的“歌谣“和意大利的”牧歌“,在”经文歌“里大胆运用变音、半音,把笑声、鸟声引入宗教作品;他的”歌谣“通俗风趣,生动地描绘了日常生活情景。他的代表作有无伴奏合唱《回声》,以非常简洁而巧妙的手法,使这首歌曲既达到了模仿回声的效果,又表达了明朗乐观的情绪,直到今天仍受到欧洲各国人民的喜爱。(二)罗马乐派罗马乐派(RomanMusicSchool)是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流派之一。是由于帕莱斯特利那及其音乐风格得影响,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以罗马为中心形成了罗马乐派。是欧

6、洲中世纪清唱式合唱音乐时代的一个乐派,发轫于意大利的罗马城而得名。代表作曲家有帕勒斯特里那(Palestrina,约1525-1594)和其弟子那尼诺(1545-1607)及英杰涅里(1545-1592),主要作品有《经文歌》、《唱答歌》等。17世纪初期,罗马乐派的音乐家们在帕莱斯特利那风格的基础上汲取了威尼斯乐派得风格,但是仍致力于创作严格得宗教音乐,而拒绝巴罗克时期的新的音乐形式和风格,因而成为新时代的保守风格的代表。与同时代相比音乐很少用变化音,即使用变化音和不协和音也是非常谨慎地进行解决,因此音响纯净和谐。采用模仿式复调。旋律平稳流

7、畅,很少大跳,采用自然音阶教会调式,在拉丁文歌词的处理上注重重音及其含义,整体结构清晰。基本不用乐器伴奏,只有少量使用管风琴。(三)威尼斯乐派威尼斯乐派(VeianMusicSchool复兴时期)音乐流派之一。因发轫于意大利著名水城威尼斯而得名。威尼斯乐派是个总称,它有以下三种含义:音乐流派、十六、十七世纪欧洲器乐乐派、十七世纪欧洲歌剧乐派。威尼斯乐派的音乐流派首创双重合唱曲;创作并演唱八声部、十二声部或更多声部的大合唱曲,是该乐派的特征。演唱时,各声部合唱者分站在不同方位、不同高度的唱坛上,众声部都越过广阔的空间,相互结合或唱答,效果辉煌

8、,代表作曲家有威赖尔特等。十六、十七世纪欧洲器乐乐派以庄严、灿烂,对比鲜明为特点。威尼斯城内的马库斯教堂为其活动中心,因教堂内部广阔,两架管风琴音响宏大,可作呼应式的表演。该乐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