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探析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探析

ID:22287012

大小:71.6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探析_第1页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探析_第2页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探析_第3页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探析_第4页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探析刘玉红(荆门市荆襄医院内科湖北荆门431912)【摘要】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別40例,两组均用静脉滴注方法,治疗组是用5mL舒血宁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的稀释液,每日1次,连续用药14天;而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和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的稀释液,每日1次,连续用药14天。结果:治疗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7%,临床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和临

2、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2.5%、65%,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舒血宁可以改善临床疗效,并且改善心电图和改变血流参数,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疗效,临床疗效比复方丹参注射液佳,目前未发现不良反应。【关键词】舒血宁冠心病心绞痛复方丹参【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068-02心绞痛作为冠心病的一个最常见类型,己被广大患者所熟悉。其基木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管腔狭窄以及冠状动脉痉挛而引起的心肌缺血。对于治疗心绞痛的药物研

3、究已经成为热点备受关注[1,2],舒血宁作为天然药物,只有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均为木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有心绞痛心电图特征及心绞痛反复发作的症状,其中治疗组(舒血宁注射液组)共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是从36岁到68岁,治疗组平均年龄为(48.98±8.87),稳定性心绞痛的为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为10例;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组)患者共40例,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是从39岁到69岁,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1.12&plus

4、mn;7.96),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2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1例。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发作时U服硝酸甘汕的必要的的基础治疗。两组均用静脉滴注给药,均用7号注射针头,治疗组(舒血宁注射液组)所用药物是5mL舒血宁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的混合液,每日1次,连续14天;对照组则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和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的混合液,每日1次,连续14天。治疗前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发作次数、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特征等,并记录,治疗14天后,用同样方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临床症

5、状、发作次数、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特征。在治疗期间随吋记录不良反应。1.3疗效判断标准明显疗效:心绞痛症状较用药前冇明显改善或者己经恢复无心绞痛症状,心电图中心肌缺血特征较用药前明显改善或者无心肌缺血特征。有疗效:心绞痛症状较用药前改善,心电图心肌缺血的特征比用药前也改善。无效:心绞痛症状无缓解,心电图心肌缺血的特征也无改善[3】。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方法是以均数&plUSmn;标准差(x-±s)表示,并且作t检验。2结果2.1临床疗效治疗组(舒血宁注射

6、液组)40例病患中病情显著改善的为30例(75%),有疗效的为6例(15%),无效的或加重的为4例(10%)。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组)40例患者中有明显疗效的为20例(50%),有效的为6例(15%),无疗效或者病情加重的为14例(35%)。其中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总冇效率为90%,对照组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为65%,两组比较结果显示具奋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2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结果治疗组显效的有20例(50%),有效的15例(37.5%),无效4例(10%),加重1例(2.5

7、%)。对照组显效的有10例(25%),有效的15例(37.5%),无效10例(25%),加重的5例(12.5%)。治疗组的心电图效果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心电图效果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结果显示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3血液流变学观察经过20天用药及观察检测,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均奋明显下降,和治疗前比较P<0.01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只有血浆比粘度和全血比粘度有明显下降P<0.01,血小板聚集率和凝血因子均无明显改变,具体如表1。表1治疗

8、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组别血小板聚集率(%)凝血因子I(g八)血浆比黏度(MPas)全血比黏度(MPas)治疗组4.3±0.90治疗前51±152.33±0.14治疗后3.4±0.88对照组4.2±0.771.77±0.317.2±1.540±166.5±l.l治疗前5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